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实况 天气实况
北京市 空气质量北京天气预报_北京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中心
tamoadmin 2024-07-13 人已围观
简介1.应对北京此次的沙尘天气,华北空管局取了什么措施?2.环保部利用无人机交叉督查4省散小乱污企业 的介绍3.石家庄预警什么时候解除?4.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机构设置雾霾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
1.应对北京此次的沙尘天气,华北空管局取了什么措施?
2.环保部利用无人机交叉督查4省散小乱污企业 的介绍
3.石家庄预警什么时候解除?
4.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机构设置
雾霾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
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PM10,也就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污染物颗粒。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其次是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
第三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机电制造业的工业窑炉与锅炉,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第四是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而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霾(mái),也称灰霾(烟霞)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
霾与雾的区别
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或橙灰色。
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出现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雾有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出现雾时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KM。当有效水平能见度1-10KM时称为轻雾。
“‘雾’和‘霾’实际上是有区别的。”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监测室高级工程师孙冷指出,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而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成因有三:
——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
危害区分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其实雾与霾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有很大差别的。譬如:出现雾时空气潮湿;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6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混蚀的现象。符号为“∞”。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当气团没有大的变化,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较长,有时可持续10天以上。由于阴霾、轻雾、沙尘暴、扬沙、浮尘、烟雾等天气现象,都是因浮游在空中大量极微细的尘粒或烟粒等影响致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有时使气象专业人员都难于区分。必须结合天气背景、天空状况、空气湿度、颜色气味及卫星监测等因素来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而且雾和霾的天气现象有时可以相互转换的。
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严重会致死。
自我防护
1、雾霾天气少开窗
雾霾天气[2]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
2、外出戴口罩
如果外出可以戴上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口罩以棉质口罩最好,因为一些人对无纺布过敏,而棉质口罩一般人都不过敏,而且易清洗。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3、适量补充维生素D
冬季雾多、日照少,由于紫外线照射不足,人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有些人还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等现象,必要时可补充一些维生素D。
4、饮食清淡多喝水
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5、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专家指出,之所以说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在雾天晨练,以免发生危险。[3]
解决方式
2013年1月15日中国科协组织召开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说,出现如此严重雾霾,最根本原因是污染排放的增加;其次是大气自净能力衰减。原本污染物排放到大气后,在一定限度内,大气可通过本身的物理、化学反应,把污染物稀释和消化掉,使大气质量达标。“北京三面环山,每年有1/3时间,气象条件非常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也就是说,在1/3的气象条件下,北京非常容易形成重污染天。”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认为,通过人工降雨、消雾或刮大风来消除污染“既不经济也不现实”。他表示,根据已有的科技水平,人工降雨消雾都只能在局部的很小范围内进行,并且时间短暂,效果也不明显。“况且,动辄数千万的花费也难以承受。”
“减少污染源,削减大气污染物是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王庚辰说。北京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李洪说,据《关于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在重点排减企业中,北京共有58家企业实现了停产,完全切断了污染源;41家企业通过降低生产负荷,减少污染供需,实现30%以上的污染减排;强联水泥、平谷水泥二厂等均实现全部停产,水泥行业也实现了30%以上的减排任务。[4]
雾霾天该如何护肤
做隔离霜:
[5]出行的时候虽然紫外线比较弱了,但是由于雾霾的到来就有让隔离霜派上用场了,出行的时候一定要涂上隔离霜,而且到中午休息的时候还要洗掉隔离再次涂抹,这样既可以减轻肌肤的负担又可以邮箱的防止雾霾组成物质被肌肤吸收。
多做清洁:
因为肌肤表面的毛孔本身就是比较小的护肤窗口,但是由于雾霾的颗粒以及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紧肤肌肤内部这会让肌肤背部发生反应生成异色物质是小,还有可能让肌肤从深处受到损害。所以一定要多做清洁。(这里提醒大家每次清洁之后定要做隔离)。
增加抵抗力:
固体颗粒我们可以在肌肤表面阻止,但是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是气体形式的,又加上我们的肌肤毛孔也是供氧呼吸的一部分,所以很难阻止,但是我们会发现给肌肤很好的营养成分,这样让肌肤适当的增加抵抗力,这样不管是什么物质都可以再肌肤内部打包排出来。(所以这段时间清洁很重要)。
补水抗霾:
一定要做好补水,只有做好补水肌肤表面的皮脂膜才能高效率的地址各种对肌肤伤害的环境,所以每次清洁之后首先补水护肤简单做完之后再是隔离(切记雾霾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
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PM10,也就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污染物颗粒。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其次是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
第三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机电制造业的工业窑炉与锅炉,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第四是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而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霾(mái),也称灰霾(烟霞)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
霾与雾的区别
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或橙灰色)。
应对北京此次的沙尘天气,华北空管局取了什么措施?
根据中央气象台对此次沙尘暴天气的解释,造成这次的沙尘暴天气,主要原因是受到蒙古气旋和地面冷风的影响,从2022年4月19日至21日,将是本次沙尘暴天气最厉害的时候,期间最大风力可达到7——9级阵风,在个别地区,甚至风力可达到11至12级飓风,受影响的地区包括,新疆、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河北省部分地区。
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饶晓琴讲,本次大风沙尘天气具有“风力强劲、沙尘影响大”的特点,受影响地区极其广泛,首先是从西面开始向东面发展,本次的沙尘暴天气是北方进入春季以来最大范围的大风尘暴天气。
其实沙尘暴天气的产生是因为冷空气和热空气对流,产生飓风,然后这个风在途经沙漠地带的时候,卷起黄沙,形成沙尘暴天气。
我家是重庆市的,在我小时时候,大概七八岁的时候,曾经也见过沙尘暴天气,那是九几年,沙尘暴主要是从北方过来的,因为那时候生态环境不像现在这么好,大量树木被砍伐,一到春天,吹风天气,就看见漫天昏黄,树叶上和草叶上,都能看见天上飘落下来的黄沙,每到这样的天气,父亲总是望着天忧愁的说:“哎又落黄沙了!” 落黄沙的天气,在2000年过后,基本就没有再见到了,因为国家实行退耕还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很多地方山林重新被栽上了树,这也是为何重庆市地区这些年来再无沙尘暴天气的原因。
引起沙尘暴天气的原因
一、风
风是冷热空气对流形成的,今年这次北京沙尘暴的形成,主要是从北方蒙古过来了一个冷空气气旋,然后途经北方的一些沙漠地带,产生了冷热空气对流,形成大风,因而卷起了黄沙,形成了这次的沙尘暴。所以风是造成沙尘暴天气的罪魁祸首。
二、沙
沙尘暴的沙源是沙尘暴的最重要构成因素,本次的沙尘暴沙源主要来自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和新疆盆地,因为这些地区气候干燥,沙漠和戈壁滩比较多,当风经过这些地区时,卷起黄沙就形成了本次的沙尘暴。所以沙源是构成沙尘暴天气的帮凶。
三、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是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如果能把沙漠都添上绿装,让北方的大面积沙漠变成良田和树林,将戈壁滩美化成一片片林场,不但能形成大面积机械化种植的现代化粮食基地,而且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沙尘暴的问题,这岂不是一举数得!
?将沙漠变成机械化良田的几个要点。1、解决水源
海洋的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0.8%,而人类却在为沙漠地区取水难而发愁,如果在我国北方沙漠地区,修建一条输水管道,取水点可设立在长江的入海口,这样把长江流水大海的水绝大部分用来建设沙漠,解决沙漠的水源问题。
2、使用大型工程机械
在沙漠地区建立机械化农场,好处就在于地势平坦,可以使用大型机械化将其推平,而不用像现在农民承包的零块土地那样麻烦,沙漠就好像一张白纸,正好施展画笔,绘画出美丽的风景。在解决了沙漠的水源问题之后,使用大型工程机械,将其改造成优质机械化耕种的农田。
3、使用现代化种植技术
沙漠改造成农田之后,使用现代化种植技术,集约化的进行种植,节约了人力成本,那时候沙漠将不再是沙尘暴的沙源,而是华夏儿女的粮仓。
4、建立优质粮仓造福子孙后代
将沙漠改造成机械化种植的农场,不但可以造福子孙后代,而且还能将影响北方的沙尘暴天气就此扼杀在摇篮之中,从此北方再无沙尘暴,民族再添锦绣好江南!
北京迎今年最强大风沙尘,此次沙尘天气是由蒙古气旋与内蒙古以及新疆盆地的冷空气产生对流,形成大风,自西向东卷起黄沙,吹到北京以及北方很多地区,形成了沙尘暴天气。
环保部利用无人机交叉督查4省散小乱污企业 的介绍
为应对此次的沙尘天气,华北空管局方面介绍,华北空管气象中心提前一天启动天气会商,确定3月15日北京将迎来今春首场沙尘天气。气象中心提前发布准确气象预报,同时发布大风、沙尘、颠簸、低能见度和风切变预警信息。
气象中心值班员密切观测天气情况,并针对气象实时变化与航空公司加强会商。为保障大风、沙尘和低能见度天气下空管运行安全,华北空管空管中心提前制定保障预案,加强部署备份排班力量。
运行中,塔台班组长加强与进近、气象等部门的沟通,塔台席位合理安排起飞跑道,为落地航班预留更多的脱离跑道时间;放行席位在机场通播中和放行许可中加入注意大风沙尘及风切变提示;地面席位滑行期间合理规划路线,避免因沙尘天气造成的地面事故。各席位加强协调配合,尽量避免终止进近、复飞等情况发生,确保安全运行。
扩展资料
北京两机场取消航班超400架次:
市气象台15日8时发布天气预报:今天上午至中午有沙尘暴。据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数据,截至今天(3月15日)上午9时,全市空气质量均已达到严重污染水平,城六区PM10浓度最高,突破8000微克/立方米。
对此,航班管家统计了北京两机场的航班起降情况。截至今天上午9:30,北京首都机场进出港航班总计1141架次,已取消247架次,取消率21.65%;北京大兴机场进出港航班846架次,已取消181架次,取消率21.39%。
澎湃新闻-北京两场航班取消超400架次,华北空管预计下午能见度转好
石家庄预警什么时候解除?
新一轮的空气污染过程已经开始,环保部派出13个督查组赴河北、河南、山东以及山西省4省进行督查,督查的主要内容是这4省是否将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执行到位。《法制日报》记者参加了对河南省的督查。
就这次空气污染的成因以及督查特点,环保部大气司大气质量管理处处长逯世泽以及中国环境监测部站预报预警中心主任李健军分别向媒体做了介绍。
据李健军介绍,在1月14日至18日的这次空气污染过程中,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衡水、邢台、邯郸、河南郑州、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山东济南、德州、聊城、济宁、泰安、菏泽、淄博、枣庄、山西太原、临汾和运城等20多个城市可能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部分城市PM2.5浓度可能超过250微克/立方米。19日前后,受冷空气影响污染形势有望缓解。
就此次空气污染的成因,李健军说,主要是逆温、静稳天气等导致污染物累积所造成。
按照提早通报提早防控的原则,逯世泽透露,环保部1月12日晚已向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等4省人民发函,通报空气质量预警提示信息,并要求各地根据区域预测预报结果,及时发布预警,切实落实各项减排措施。
他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区域内已经有30个城市按照预报结果启动了应急预案,实施大范围应急联动,共同应对重污染天气。其中,河北石家庄、河南郑州、山西临汾等14个城市启动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山东济南、山西太原等12个城市启动橙色预警,山东滨州等4个城市启动蓝色预警。
逯世泽说,由于近期气象条件不确定性较大,环保部将加密预测会商频次,将原来的每周会商一次调整为每天一次,以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他指出,环保部要求各地根据最新预报结果第一时间调整预警级别。同时,环保部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传输通道上,布设了大量超级站,开展雷达和走航观测,实时跟踪掌握污染组分情况和动态变化情况。
据逯世泽介绍,针对这次污染,环保部派出了13个督查组分赴重点地区进行督查,并已于14日到位。他说,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环保部创新了检查方式,实施省部结合、交叉执法“比如,河北去查河南,以提高执法威力。”逯世泽透露,这13个督查组是环保部抽调各地执法骨干组成的,13个督查主要在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开展交叉督查,目的是保证这些省空气重污染应急措施能够落地。
环保部还“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网格地图等手段,对区县‘散小乱污’等小企业偷排突出等开展监督检查。”逯世泽说,对大型重点源企业通过在线监控数据实施监控,一旦发现超标立即派执法人员赴现场核查,发现属实紧急处理。他透露,环保部将及时公布重点源企业在线监测超标情况,严厉打击超标排放等各类违法行为。
逯世泽指出,环保部正在会同各地组织对有关专家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成因、传输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更加有力的治污措施,实施“冬病夏治”,并从源头减轻大气污染物排放。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机构设置
2020年将定于11月9日8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解除时间另行通知。
经省生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省环境气象中心联合会商,预计 11月9日起,受地面南风、逆温等影响,扩散条件逐渐转差,污染物缓慢积累;其中12日以后地面湿度逐渐增大,风力减弱,我省中南部地区可能出现 PM2.5中度至重度污染过程。
扩展资料:
根据环境保护部《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分级方法,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01—300之间为重度污染;在301-500之间为严重污染。
依据空气质量预报,同时综合考虑空气污染程度和持续时间,将空气重污染分为4个预警级别,由轻到重顺序依次为预警四级、预警、预警二级、预警一级,分别用蓝、黄、橙、红颜色标示,预警一级(红色)为最高级别。
新华网-石家庄市今日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
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CCRC)是中国科学院的非法人研究单元。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针对国家气候变化外交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组织和协调我院相关研究队伍,从事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影响和适应、对策的战略性、综合性和关键性科学问题集成研究,为国家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决策提供有力科学支撑。
该中心的总目标是:协调组织院内与气候有关的研究力量,面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开展综合和集成研究,为决策提供科学支撑;把中心建成为国家应对环境外交谈判的科学“智库”;培养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力量;代表中国科学院进行气候变化领域的重大国际合作。
近期目标有:完成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组建;针对国家环境外交谈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需求,对已有成果进行系统总结评估和集成;部署一些新的研究项目,形成新的研究;根据需要,不定期形成若干有关最新研究成果的战略研究报告;筹建气候变化综合信息数据库。
CCRC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一、面向国际谈判的研究
包括从决策者和谈判者领取任务,有针对性攻关以及根据集成研究的成果提出建议,争取谈判的主动权。
二、面向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决策的研究
包括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和, 提出我国区域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国家报告以及用虚拟试验等科学方法提出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的最优对策建议
三、面向气候变化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
包括气候变化归因、预测、影响与适应、对策研究。
CCRC的学术委员会由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环境研究所,遥感应用研究所、海洋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地理科学与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美国夏威夷大学以及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国家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的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的主任室丁仲礼院士,符淙斌院士和吴国雄院士为副主任。CCRC管理委员会由来自中国科学院环境与技术局、大气物理所、地址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青藏高原研究所、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研究所、财务局、人事教育局以及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司的领导组成。管理委员会的主人是资环局范蔚茗局长,副主任为大气物理所所长王会军研究员以及资环局常旭副局长。CCRC主任为王会军,副主任有郭正堂(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于贵瑞(地理所)、王毅(政策所)、廖宏(大气物理所)、延晓冬(大气物理所)和周天军(大气物理所)。中心学术秘书为张颖博士。已有固定成员包括姜大膀、鞠丽霞、乐旭、富元海、施宁(博士后)、张颖。 云降水物理和强风暴一直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的重要领域,在60-70年代大气所先后组建了云雾物理研究室和中尺度暴雨研究室。在我国著名科学家顾震潮、陶诗言、黄美元、周秀骥、周晓平和赵思雄等带领下,通过半个世纪的开拓和发展,我国云降水物理、人工影响天气以及强对流天气和中尺度动力学的研究得到长足的进步:(1)对云的结构和降水的过程有了一定了解,研究提出了世界著名的暖云云滴起伏增长理论,很好的解释了当时困扰国际云降水物理界的一大难题,即云滴由凝结增长转到重力碰并增长的门限问题,这是我国云降水物理学家对本领域的一大科学理论贡献;(2)开创了我国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研究,提高了暴雨预报的水平,在暴雨发生的机制和预报方法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3)研究冰雹云物理,提出了冰雹云分类和识别方法以及人工防雹技术,对我国人工防雹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做出重大贡献,引领中国的人工防雹工作。暴雨和云降水物理分别研究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二等奖。撰写了出版了《中国之暴雨》、《云降水物理基础》和《冰雹和人工防雹》等专著和一些相关文章,同时培养了一批中青年科技人才。
云降水物理和强风暴实验室是以大气所原云雾物理研究室和中尺度暴雨研究室为基础组建的。自组建以来,坚持探测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研究相结合,重视探测技术研发、实验和探测设计和模式研制和发展,集中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天气系统中的云和降水物理过程、各种强对流灾害性天气过程,以揭示典型降水云系自然降水形成过程、人工影响云降水的理论和方法、中尺度暴雨形成的机理以及提高预报水平的方法,同时研制了研究所需的特种观测仪器。
经过近些年的努力,实验室已经在云降水物理、人工影响天气以及中尺度强风暴等研究领域形成特色和优势,在若干相关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有影响的一系 列创新成果,扩大了社会影响,在国内外有较高学术地位。(1)对作为人工增雨的典型层状云系得宏微观结构、水分收支、降水过程和机制作了较为深入的探测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比较清楚地了解了层状云系的相态和粒子谱结构和降水形成环节,发展了层状云三层概念模型,提出了人工增雨潜力综合评估的方法,建立了人工增雨科学概念模型。(2)对强风暴云体——冰雹云的宏观特征、冰雹形成的微物理过程和催化防雹的机制做了观了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发展了三维冰雹云催化数值模式,该模式已在全国十多个省相关研究部门和一些大学应用;提出了用冰雹云回波顶部的温度作为参数的识别指标,该识别方法已被列入全国人工防雹条例,成为指导各地人工防雹作业的规范。(3)对暴雨过程做了定量诊断研究。研究了暴雨预报的动力理论,提出了暴雨预报技术,提高了暴雨预报水平。其中包括广义湿位涡暴雨预报技术、对流涡度矢量预报新技术、广义标量锋生预报技术、广义湿位温梯度与干冷平流梯度相结合的湿热力平流参数预报新技术、适用于低涡暴雨预报的水汽垂直螺旋度预报新技术和波作用密度暴雨预报技术。
实验室与国际相应的研究机构和学术组织具有广泛的联系与合作,与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NOA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下属的强风暴实验室(NSSL-National Severe Storms Laboratory)有着密切的合作,经常有科学家互访;与俄克拉荷马大学的强风暴分析预报中心(CAPS- Center for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Storms, University of Oklahoma)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俄罗斯大气物理研究所建立了年访制度;与韩国气象科学研究所建立了年度学术交流机制。
实验室瞄准国际大气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通过以上研究和合作研究, 2005~2009年,实验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单位排名第2,个人排名第5),中国气象局研究开发奖一等奖(个人排名第5),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在国际SCI刊物发表论文106篇,在国内CSCD刊物发表论文近120篇,编著2部。代表性成果发表在《J. Geophys. Res.》、《Geophys. Res. Lett.》、《J. Atmos. Sci.》、《Mon.Wea.Rev.》、《Weather and Forecasting.》等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LEO)成立于1995年4月。第一、二届实验室主任分别由吕达仁院士和陈洪滨研究员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周秀骥院士。
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凝聚和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并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并重,围绕中层大气、大气物理过程、大气和环境遥感等有关的科学问题开展研究,旨在为临近空间区域开发利用和安全、大气物理过程遥感与监测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主要学科方向有:1. 中层大气过程及其天气和气候效应,2. 大气辐射、大气与环境遥感,3. 全球大气电学、雷电与雷暴电学,4. 先进大气与环境探测技术。
近五年来,实验室承担的国家和省部级各项科研项目达5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3”重大基础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近三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其中SCI(E)论文60多篇,专利5项。
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36人(4人返聘),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人才基金获得者1人、海外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在职博士生导师6人,研究员13人、副研、高工1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2人。实验室现有客座研究员3人,均为国外著名高校的知名专家。实验室现有博士生24人,硕士生18人,博士后2人。
实验室已成为我国培养大气物理和中层大气高层次科研人才的摇篮之一, 已有大批年轻有为的年轻学者从这里脱颖而出,走进了世界著名的大气科学研究机构,有大批青年学者成为国内大气科学研究领域的学科骨干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实验室作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的平台,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港台地区等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与此同时,实验室研究和技术人员也有数十人次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
实验室现有价值3000多万元的科研仪器设备,并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为契机,研制和购入了大批国内外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增强了科研技术平台的建设。代表性的仪器设备有:大型VHF测风雷达系统、X波段多普勒偏振雷达、DOBSON大气臭氧垂直总量仪、平流层高空科学气球发放、测控与回收等综合技术系统、气溶胶和辐射研究实验平台、车载激光雷达系统、臭氧及一氧化碳气体分析集及32米气象塔、MODIS卫星资料接受平台、多参量高时间分辨雷电探测和记录综合观测系统等。
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竞争、联合”的运行机制。通过加强国际、国内学术联系,建立稳定的合作渠道,实现科技互补共享,旨在把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家中高层大气和大气物理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研基地和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带动国内相关学科的发展,成为既能服务于国家和国防目标,又能进行高水平科技创新研究的国内外一流实验室。 “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英文简称 LAPC)于1988年利用世界银行开始筹建,1991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正式成立并对外开放;1995年通过国家计委验收;2000年通过国家第一次评估;2005年作为定标实验室通过第二次评估,成绩良好。实验室坐落于中国科学院北京325米气象塔院内,风景秀丽,依托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科院院士吕达仁院士,实验室主任为王自发研究员。
实验室是建立在大气科学两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结合点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具有独特的学科交叉优势。20多年来,实验室始终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发展和利用了理论研究、实验室模拟试验、野外立体综合观测实验、卫星遥测以及数值模拟等多种研究手段,在大气边界层物理,大气化学模式,及在学科交叉点上发展起来的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领域,持续保持领先优势;近10年来,实验室在区域大气污染联网观测、预测和预报研究领域异军突起;近5年来,实验室在大气化学过程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这一最年轻的研究领域占据了制高点。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实验室产出了大量高水平研究成果,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建立了若干高水平的实质性国际合作平台,积累了相当规模的先进仪器设备,特别是培养和造就了一支研究水平高、学科搭配和年龄梯度合理的科研队伍,加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科学民主的管理体制,使实验室最近5年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实验室的总体定位:
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定位于低层大气中物理和化学过程的基础研究。面向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发展需求, 坚持观测实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 引领我国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学科发展与交叉,培养杰出人才,建设优秀团队,在大气边界层基础理论、大气化学模式发展与应用、海洋地球生物化学循环关键过程、大气化学过程与气候变化相互影响等关键研究领域,开展关键性、前瞻性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成为此领域代表国家水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作为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应用研发基地,为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为国家气候和环境外交提供科学支撑。
实验室的研究方向:
实验室根据目前国内外学科发展趋势、学科前沿走向和国家战略需求,结合近期自身特色发展优势与长期工作积累,不断调整和完善研究方向。目前的研究方向和内容为:
(1)大气边界层物理
城市复杂下垫面湍流相干结构和边界层阵风机理,非均匀下垫面大气边界层结构和交换过程;不同生态系统地-气湍流物质、能量交换规律及特征;海洋大气边界层物理过程,数值模式中的大气边界层参数化。
(2)大气化学与大气环境
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联网观测研究;气态污染物和气溶胶化学在线观测仪器及光化学烟雾箱研制;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的形成机制、输送过程与演变机理;自主知识产权空气质量数值预测模式研制和多模式集合预报平台;突发条件仿真、多相态污染过程模拟、观测与模拟技术有机结合的突发性大气污染风险场模拟预警技术以及移动平台的研制与集成。
(3)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温室气体浓度及界面交换通量观测技术完善与提高;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对温带半干旱草原、高寒草甸草原和青藏高原地区物质与能量收支变化的影响;农业面源氮素气体排放机制、调控途径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温带林地碳氮过程和界面物质能量交换通量特征及环境变化响应;森林生态系统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建立和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模型,为编制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制定陆地温室气体减排增汇策略和履约谈判服务。
(4)大气化学与气候变化
大气成分变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从化学过程和机理上研究温室气体、对流层臭氧和气溶胶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气候变化对污染物输送、分布和浓度的影响;气溶胶-云-气候相互影响;地球气候系统模式中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机理模式研制;国家节能减排对大气环境和气候的影响评估。
实验室的发展目标:
在大气边界层物理、大气化学、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气候变化研究方面,作出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系列基础研究和基础性工作;在大气环境与空气污染预报等应用基础研究方面,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英文缩写LASG)成立于1985年,同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1989年晋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前三任主任曾庆存院士、吴国雄院士、王斌研究员的领导下,LASG成为蜚声国内外的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研究机构,并在1988、1992、1996、2000、2005、2010的国家评估中,成为连续六次获得优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2005年为免评获优)。LASG于1990年被国家计委和中科院授予先进集体称号,1994年获国家计委金牛奖,2004年获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集体”(金牛奖),2011年获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执行优秀团队奖。李崇银院士为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陆日宇为实验室主任。
根据国内外学科发展趋势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以及知识创新时期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新要求,实验室当前的研究方向为:研究和发展地球流体(大气和海洋)宏观演变规律和机理的系统理论;研究天气和气候动力学理论,掌握天气气候系统变化规律及其异常的发生机制;发展模块化地球系统模式和区域模式系统,开展数值模拟研究,为提高预测能力,预防和减轻天气气候灾害,合理利用气候和水提供新理论新方法。实验室的重点研究领域为:1)地球系统模式研发与应用研究;2)天气气候动力学;3)天气气候可预报性;4)地球流体力学,并确定气候问题的研究为未来5年的重点研究内容。
自2001年以来,实验室的重担落到了年青一代领导班子身上,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取得可喜的成绩。2001年,李崇银当选中科院院士;赵思雄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穆穆等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王会军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简称“杰青”);刘屹岷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2年,LASG研究团队获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的资助;李崇银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张人禾(2001年之前为LASG成员)获杰青。2003年,LASG学术顾问叶笃正荣获国际气象最高奖-IMO奖;王斌撰写的研究案例获计算机世界最高荣誉奖-21世纪成就奖;黄荣辉、张学洪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吴国雄当选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学会(IAMAS)执行局副;李建平获杰青。2004年,LASG研究团队获中科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项目的资助。2005年,叶笃正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曾庆存等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穆穆、王斌被授予全国优秀博士后;LASG成功主办大型国际系列会议-IAMAS 2005。2006年,吴国雄、李建平申请的3项目获资助;LASG 的“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获延续资助;宇如聪(2004年以前为LASG成员)获杰青;王斌当选世界气象组织大气科学委员会委员;段晚锁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7年,吴国雄作为第一位来自亚洲的学者当选IAMAS;穆穆当选中科院院士;吴国雄等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石广玉作为第一个日本以外的学者获日本气象学会最高奖-藤原奖;陆日宇获杰青;李建平任亚洲季风年国际项目办公室主任。2008年,吴国雄获何梁何利科技奖;穆穆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原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Bin Wang当选美国气象学会理事;王斌当选世界气候研究(WCRP)耦合模拟工作组(WGCM)成员;李建平任东亚气候国际(AMIP/EAC)共同协调人。2009年,LASG的“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获第二次延续资助,成为本领域唯一获得连续三期资助的群体项目;王会军申请的3项目获资助;刘屹岷获杰青;周天军当选WCRP亚澳季风工作组(AAMP)成员;李建平当选国际气候委员会(IAMAS ICCL)委员。
LASG迄今共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30项,其中国家奖10项(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中科院一等奖11项(自然科学奖6项,科技进步奖5项),多次参加各类国际模式比较、在大型重要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主办大型重要国际系列学术会议,在重要国际学术组织担任职务、参与国际研究的决策等,使得实验室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大气科学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
LASG自1996年以来新当选中科院院士4人,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2人,培养杰青8人,海外青年学者合作基金4人,中科院“百人”5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3人、中科院十大杰出青年3人、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5人,中青年3项目课题负责人11人。目前,LASG在岗科研人员51人,研究生约120人,是一支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的研究队伍。LASG设置了地球气候系统模式、天气气候动力学、天气气候可预报性和地球流体力学四个创新团队,配备了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的支撑队伍。自2001年至今,LASG资助开放课题85项,邀请访问学者439位,聘请海外博士生合作导师12位,客座研究员17位,特聘研究员8位,他们为LASG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是经中国科学院批准、在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全球变化东亚研究中心基础上成立的开放实验室。研究领域包括东亚区域环境、气候变化等全球变化研究的诸多方面,多学科交叉研究是本实验室的基本特色。同时,实验室还承担了国际START组织(全球变化分析、研究和培训系统)东亚区域研究中心的国际职能。
为了认识区域环境系统的行为规律和机理,发展预测理论和方法,建立人类有序适应对策的科学基础,实验室设置下列主要研究方向:
1、季风气候-生态系统-人类活动相互作用机理及协同观测;
2、地球系统区域模式的发展和应用;
3、全球变化的区域影响和人类适应。
实验室为国家在全球变化领域的重大项目的实施和完成做出了较大贡献。先后主持了国家在全球变化领域的有关“攀登”项目, 国家基础研究规划”(3)项目,并参加或负责了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和中科院重大项目研究。目前正在主持“国家基础研究规划”(3)项目 “北方干旱化与人类适应”;同时主持国家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亚洲和北美半干旱区大气-植被-水相互作用的比较研究,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增暖背景下西北西部区域气候及水分过程发生变化的机理研究;正在组织和实施大型国际合作“季风亚洲区域集成”,同时发起并组织国际亚太网合作项目:区域模式比较第三阶段。
实验室的若干研究工作具有国际影响:
1、“季风驱动的生态系统”和“广义季风系统”科学概念的提出,和以此为指导发展的区域环境系统集成模拟系统(RIEMS);
2、以土地利用和变化为核心的区域环境系统数值模拟;
3、实验室领导的“亚洲区域模式比较”(RMIP)国际项目(对东亚气候和环境的模拟中,RIEMS的综合表现在参加RIMP的国际上10个主要的区域模式中居于领先);
4、可适用各种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式(AVIM),在国际生态系统模型/数据比较”(EMDI,1999-2002)中获得较高评分。
实验室还在区域环境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和极值研究、土壤湿度研究、生态系统模式、卫星遥感在气候和宏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和大气辐射研究等方面开展研究。最近,在3项目的支持下,以北方干旱化为对象,提出了有序人类适应的新的科学思想。
实验室拥有一支较强的研究队伍,高级研究人员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研究员12名,副研究员多名。 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