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实况 天气实况
郑州市气候和气象特征_河南省郑州市气候特征
tamoadmin 2024-07-13 人已围观
简介1.气候和天气的主要区别在于天气具有什么特点?2.描述某地气温特点,降水特点该怎么描述3.请问许昌的地理位置。 环境与气候。4.气候,物候,气象,天气程建强 李中明(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新乡,453002)摘要 通过对豫北平原地下水的综合调查,发现其环境地质问题以区域地下水位下降为主,并又导致了泉水消失、湿地减少、地面沉降和地下水污染等次生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在环境地质
1.气候和天气的主要区别在于天气具有什么特点?
2.描述某地气温特点,降水特点该怎么描述
3.请问许昌的地理位置。 环境与气候。
4.气候,物候,气象,天气
程建强 李中明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新乡,453002)
摘要 通过对豫北平原地下水的综合调查,发现其环境地质问题以区域地下水位下降为主,并又导致了泉水消失、湿地减少、地面沉降和地下水污染等次生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在环境地质问题形成背景和形成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为活动尤其是地下水的不合理开破坏了地下水循环系统的天然均衡状态,其演化模式具有双向性。最后,提出了减少和防止豫北平原环境地质问题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豫北平原 环境地质问题 形成条件 演化模式 对策
环境地质问题是由于地下水系统中的天然水动力场及化学场发生改变引起环境恶化的地质现象。豫北平原指黄河以北的华北平原河南部分,总面积约2.0×104km2,隶属于焦作市、新乡市、鹤壁市、安阳市及濮阳市,2000年总人口为1508.48万人,工业总产值为422.85亿元,近10年经济增长速度在8%以上。是河南省的能源、石油化工、冶金、电子、电力和纺织等重要工业基地,也是粮棉油料作物的主要产区。因此,豫北平原环境地质问题产生和发展,越来越受到地方和社会的极大关注。通过对大量实测资料的综合分析,笔者拟对豫北平原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演化及对策进行分析。
1 环境地质问题
豫北平原环境地质问题以区域地下水位下降为主,又导致了泉水消失、湿地减少、地面沉降和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次生环境地质问题。
1.1 区域地下水位下降
1991~2000年间,豫北平原形成了6个较大的浅层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各漏斗中位10年累计下降值分别为:武陟漏斗为5.08m,安阳市漏斗为11.25m,新乡漏斗为4.3m,内黄北漏斗为12.85m,南乐东北漏斗为8.88m,滑县北漏斗为9.68m(图1)。各漏斗区地下水水位多持续下降,总面积达7748.75km2(据0m变幅等值线圈定),且东北部的漏斗区和华北的大漏斗连为一体,并引起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自1991年以来,区域10年累计下降约1.3m。地下水下降漏斗的形成和扩大,给豫北平原的工农业造成了巨大损失。1.2泉水消失和湿地减少
豫北平原的多处名泉断流干枯。如辉县的百泉,18年前月平均流量达3.3m3/s,现已干枯。近年来,辉县市为恢复百泉旅游景区而人工引水,直接耗资数千万元。焦作的王母泉和九里山泉也已消失。同时,湿地面积逐渐减少如沿黄湿地保护区。
图1 豫北平原浅层地下水水位变幅等值线图(1991~2000年)
1.3 地面沉降
已发现地面沉降发生的地段主要在濮阳市,若以19年的地面高程作为初始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沉降量及不均匀性也逐步增大,从19年至2001年累积沉降量分别达到41mm~57mm,其差值为16mm。
在新乡、武陟北、安阳及滑县等漏斗区是潜在的地面沉降发生区。
1.4 地下水污染新乡县和浚县一些地区地下水 含量超过50mg/l,修武县和新乡市郊区可高达100mg/l以上。局部地方地下水 升高,超过饮用水标准(250mg/1),硬度大于450mg/l(以CaCO3计)达450~550mg/l,酚大于0.001mg/l。
Ⅳ(较差)类水分布于大部分地区,大多数为铁、锰、氟超标。V(极差)类水分布于山前与黄河平原的交接洼地区、黄河故道砂地区的内黄及延津北一带,濮阳东南部、范县南部炼油污染地带。超标离子为矿化度、硬度,濮阳东南一带为As、Pb。Ⅳ(较差)类水和V(极差)类水分布面积占豫北平原总面积的75%以上,且有扩大趋势。
2 环境地质问题的形成背景
2.1 地形地貌
豫北平原西部邻区为太行山区,海拔高度203~40m,总的地势为西高东低,微向东北倾斜。坡降1∶500~1∶2000,地势相对较平坦。
豫北平原主要为堆积地貌,即西部山前地带的冲洪积平原和南部、东部的冲积平原。
2.2 地层岩性
豫北平原第四系从老到新特征如下:下更新统( ):分布广泛,一般埋藏于地下30~180m以下,厚度20~200m,主要为冰川泥砾、粘土、粉质粘土、砂等。
中更新统( )呈条带状分布在汤阴、淇县一带,其他地区均埋藏于地下约10~80m,厚度20~80m。西部山前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夹薄层砂、砂砾石层。东部主要为似黄土状粉土、粉质粘土夹砂层。
上更新统( )呈条带状沿西部边缘分布,东部呈埋藏状,向东深度可达30m。厚度约10~60m。西部山前岩性主要为粉土、粉质粘土。东部主要为具明显“二元结构”的粉土、粉质粘土与砂互层旋回沉积。
全新统(Qh):西部分布在山前的安阳河、石门河、峪河等冲积扇及现代河床中,厚度一般数米。岩性为粉质粘土、粉土及砂砾石层。以东地区均为全新统地层,厚度为10~30m。
2.3 气侯特征
豫北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据1990~2000年的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14.2℃,平均降水量598.74mm。时间上,年内降水多集中于5~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1.2%,而冬春季节降水量较小。在地域上,沿黄河、太行山前和淇县—长垣县一带降水量较大;安阳市东部、濮阳境内降水较少。区内水面蒸发量一般在900~1400mm,且由西部到东部渐次增大。
2.4 水文特征
豫北平原地表河流主要发育有海河水系的卫河和黄河水系的黄河。
黄河位于区南边界,长约317.5km。黄河形成了黄淮海平原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分水岭。多年平均流量1447m3/s,自10年以来,黄河下游先后有20年相继发生断流。
卫河分布于区中部,长约252km。现已无源头清水,所接纳的多为沿途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以及少量的引黄灌溉退水。多年平均迳流量为4m3/s。
2.5 背景分析
豫北平原地形地貌和地层岩性决定了地下水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并为其提供了赋存和活动场所。第四系地下水系统主要为浅层含水层系统,是指埋藏40~160m深度内含水介质及其中的潜水和半承压水系统,其含水介质以松散的中细—粉细砂为主,底界为相对稳定的区域性粘土和粉质粘土。
气象和水文特征多年表现为一定变幅的周期性波动,受其影响,地下水循环系统表现出对应的变化规律,即丰水年补给量的增加、排泄量减少及地下水位上升→枯水年补给量的减少、排泄量增加及地下水位下降的周期性,且多年表现为相对稳定。它们共同构成了豫北平原地下水循环系统维持天然均衡状态的自然因素。
3 环境地质问题的成因
3.1 人为活动对地下水循环系统的影响
3.1.1 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
豫北平原西部的太行山区,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共修建了大中型水库10余座,如马安石水库,宝泉水库,彰武水库,小南海泉水库及岳城水库等。使人工调节作用加强,改变了山区地表迳流模式;出山口的迳流量减小,行洪补给豫北平原地下水量锐减,其补给量减少至约占总补给量的10%。
现在,豫北平原已建设了人民胜利渠、武嘉灌引水渠、丰收渠、长虹渠、群库干渠等引水工程,从黄河及山区水库引水到区内灌溉或供城市用水。渠水下渗或灌溉农田入渗则增加了地下水的补给。其补给量约占总量的29%。
3.1.2 对地下水径流的影响
豫北平原地下水总体迳流方向与地势变化基本一致,由西南向东北方向,由西部山前的补给源区向东部迳流,由南部黄河补给源区向东北方向迳流。但人工开使其迳流方向有所改变,形成以各漏斗为中心的局部地下水汇流模式。
3.1.3 对地下水排泄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兴井灌农业和双保农田区,用于灌溉的地下水开量持续增大。而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长及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地下水水源地建设的数量和规模也不断增大,开量剧增。1990年以来,各行业地下水年均开情况为:仅浅层开总量为25.38亿m3,其中,工业用水量为2.44亿m3,占9.6%;生活用水量为2.95亿m3,占11.6%;农业用水量为28.36亿m3,占78.8%。开量占地下水系统总排泄量的68%以上,逐步成为最主要地下水排泄方式。
而且,豫北平原地下水分布具有不均匀性,地下水开发利用布局与地下水分布状况不吻合。一方面,在山前冲洪积扇区和临黄地区,分布着丰富的地下水,而开利用强度较低,开潜力指数大于1.4,地下水大量闲置或被蒸发;另一方面在城市(镇)区及中北部农业区,地下水不够丰富,而开过于集中,开强度较大,开潜力指数小于0.6。这种布局突显出地下水开的不合理性。
上述人为活动尤其是不合理的地下水开不断改变着地下水的补迳排条件及模式,使地下水循环系统的天然均衡状态日益被破坏。
3.2 人为活动对地表水水质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农药化肥大量使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污水灌溉,出现大量点状和面状污染源。如新乡市北站区,1999年其废水排放量就达2036.23万t/a,仅有少量达标排放,使流经该区的卫河水质PH值7.9,浑浊度1220,总硬度546.84mg/l,锌257μg/l,酚80μg/l。据2002年调查,地表水除黄河、淇河为Ⅱ类水外,其余的皆为V类水,这些污染河渠皆是线状污染源。这些污染源提供了地下水污染的一个必备条件。
3.3 成因分析
据1991年至2000年均衡计算,豫北平原地下水循环系统每年补均衡差为-1.54亿m3,由于人为活动,以不合理开为主的地下水排泄量之和长期大于补给总量,对天然均衡状态的破坏程度日益加重,随着这种负均衡的地下水循环系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今总面积达7748.75km2的六个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并引起区域地下水位的持续波动下降,新的水矾力和水化学作用的发生,又直接导致了一系列次生环境地质问题的形成:
(1)泉水消失和湿地减少:由于径流场的改变,原来作为排泄区(点)的泉和湿地逐渐成为补给区(点),地下水向漏斗区径流补给量不断加大,从而造成泉水减少至消失和湿地面积缩小。
(2)地下水污染:漏斗区形成了以下降中心为排泄点的径流场,在水动力和水化学作用下,周边及上层天然污染源如咸水等及人为活动形成的污染源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化肥、农药等污染物向开层运移,使地下水恶化。
(3)地面沉降:主要由于漏斗区超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水头大幅度下降,导致上覆地层浮托力锐减,促使饱和粘土层中孔隙水压力下降,有效应力增加,土层排水固结造成地面沉降。
综上所述,豫北平原境水文地质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为活动尤其是不合理的地下水大量开。
4 环境地质问题的演化模式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豫北平原人为活动相对较弱,地下水基本遵循天然循环规律,区域水位较高。此后,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不断加大,尤其是对地下水的不合理开,使地下水循环系统天然均衡状态的破坏程度加重,长期处于负均衡状态,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随着豫北平原需水量的增大,不合理开地下水继续进行,在现状条件下,环境地质问题将日益突出,最终将导致一系列地质灾害的发生。
然而,如果由于人为活动等影响,使地下水水位持续上升,则会向另一个方向发展,产生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原阳、延津及封丘等地的土壤盐渍化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并最终形成地质灾害。说明环境地质问题具有双向演化的特点。
综上所述,豫北平原环境地质问题的演化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豫北平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演化模式图
5 对策和建议
5.1 调整地下水开布局,科学利用地下水
由于豫北平原地下水分布具有不均匀性,调整地下水开布局,科学利用地下水对减少和避免由于不合理开地下水,加剧环境地质问题的形成和演化至关重要。
5.1.1 漳卫河冲洪积扇区
漳卫河冲洪积扇区浅层含水层组的底板埋深为40~80m,局部可达100m。在这一区域内浅层水主要是用于农田灌溉。
(1)按照地下水水位应小于整个含水层厚度的1/2,且剩余含水层厚度不应小于20m,确定地下水限制开保护区及其限制水位。因此,一般地下水位应保持在20~30m。
(2)冲洪积扇前缘交接洼地的部分地段有微咸水分布,应适当加强开,以减少蒸发形成大的水力坡度,加快补给速度,促进循环,使地下水水质逐步改善。根据多年开情况分析,这些地段的地下水位应控制在7m为宜。
(3)在安阳市的安阳河、辉县市的峪河、黄水河的冲洪积扇等地下水丰富的地段可建立集中开型水源地,适度加大开量,降低地下水水位以夺取降水入渗量的侧向迳流量,腾空调蓄库容,实行丰蓄枯用。安阳市的极限水位埋深为28.9m,峪河、黄水河的冲洪积扇为35m。
5.1.2 黄河冲积扇区
(1)临黄地区可建立傍河水源地,如武陟县詹店—原武镇、新乡县朗公庙—福宁集乡、濮阳市子岸乡等可建立集中开型水源地,增大地下水潜力。
(2)为防止咸水区的继续扩大,对微咸水主要分布地段即地下水开漏斗区和沿黄洼地应分别取相应措施。对漏斗区应控制开量使其水位不再下降,后有所回升;对沿黄洼地区加大开量,适当降低地下水水位,最大限度地夺取降水入渗量和侧渗量从而加强循环,使微咸水逐步淡化。据此,对于漏斗区的水位,应高于2000年枯水位;对于沿黄洼地,水位应控制在8m以下。同时加大微咸水改造利用量,但在湿地保护区应保证湿地的安全。
5.2 节约使用水
豫北平原约有78.8%的供水量用于农业灌溉,农业节水尤其是中北部地区对减少和避免环境地质问题十分重要。渠道衬砌可节水20%,塑料管输水灌溉可节水25%,喷灌可节水30%,滴灌节水率最高可达50%。目前区内农业用高节水灌溉手段(管灌、喷灌和滴灌)的灌溉面积仅占25%以下,应大力推广应用。
目前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大城市为70%~80%,而中小城市仅为20%~50%。由于工艺技术落后,钢铁、化工和造纸等工业耗水量是发达国家的6~8倍。应对耗水大的企业做出调整,加快工业节水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研究,鼓励发展效益好、耗水少、污染轻的企业。做到以水定产,以水定发展。
豫北平原缺水的局面将长期存在,须将节约用水作为一项长期的根本措施,以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工业节水为重点,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用不同的节水措施,全面实施节水。
5.3 净化废、污水,实现废水化
豫北平原5地市污水排放量较大。目前,5个地级市已相继兴建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既避免了污水的直接排放而形成地下水的污染源,又增加了水的重复利用率。但处理能力相对仍较小,水重复利用率仅有30%。应加速污水处理进程,增大污水处理量。
鸣谢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马沛申高级工程师对本文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谨表谢意。
参考文献
[1]林丰年,李昌静等.环境水文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
[2]张宗祜,沈照理,薛禹群等.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演化.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3]赵云章,邵景力,阎振鹏等.黄河下游影响带地下水评价及可持续开发利用.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2.
[4]彭汉兴.环境工程水文地质学.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
[5]潘懋,李铁峰.灾害地质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气候和天气的主要区别在于天气具有什么特点?
地球上覆盖着很厚的空气层,叫做大气。在大气中我们看到阴 、晴、冷、暖、干、湿、雨、雪、雾、风、雷等各种物理、化学状态和现象,气象就是它们的通称。
天气和气候是互相联系的。天气是指一个地区较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我们从广播和电视中收听收看到的24、48小时天气预报说的是天气。
而气候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及其变化特征。世界气象组织规定,30年记录为得出气候特征的最短年限。我国古代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一年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各有气象、物候特征,合称为气候。
描述某地气温特点,降水特点该怎么描述
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大气的一般状态 ,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
天气通常是指某个地区短时间(几小时到几天)的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
简单来说就是:气候是长期天气现象的累积的表现,天气是短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风速风向、降水、温度、湿度、气压等)的表现。
请问许昌的地理位置。 环境与气候。
1、气候类型和气候分布
2、气温特点(冬夏气温高低、气温季节变化,温差大小、温度带)
3、降水特点(降水总量、降水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水热配合情况、干湿状况)?
4、光照状况
5、气象灾害
如中国南方地区气候特点:1、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为主,热带季风气候面积小2、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3、雨季长雨量大,夏秋季节多台风,地处湿润区,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 气候基本变化要素中比较常见的有三种:气温、气压(风)、降水,而平时描述气候特征时,一般情况下必须要说明的是气温和降水,描述时注意定量描述与定性描述相结合。
例如:描述气候特征时,
一般要首先注意既要说明气温变化,又要说明降水变化;其次要注意表明季节变化性质(全年型、四季型等等)。甚至风向需不需要描述要看具体情况而定。描述降水时,常用多雨、少雨、湿润、干旱等词语,具体数字上并没有绝对标准,主要看日常的习惯积累。
描述气温时,常用高温、温和、寒冷等词语,一般月平均气温在15摄氏度以上,称为高温;0-15摄氏度之间称为温和;0摄氏度以下称为寒冷。
拓展内容: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干季高温少雨,湿季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高温多雨,旱季高温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
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温带大陆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少雨
气候,物候,气象,天气
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东经113°03′~114°19′,北纬33°42′~34°24′,面积4996平方公里。东邻周口市,南界漯河市,西交平顶山市,北接郑州市,东北与开封市毗邻;总面积4996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许昌市西部为低山丘陵,最高海拔1150米;东部为淮海平原西缘,最低海拔50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地貌景观呈东西向分带,按地貌成因及形态组合,可分为平原、山地和岗地三大类。
气候
许昌市属北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无霜期长。因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多旱、涝、风、雹等气象灾害。全市四季气候总的特征是: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晴和气爽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雪。历年年平均气温在14.3℃~14.6℃之间,魏都区最高为14.6℃(与城市效应有关)。最暖年是1961年,年平均气温为15.4℃~15.9℃。最冷年为年,年平均气温为13.4℃~13.7℃。暖、冷年相差2℃~2.2℃。年极端最高气温44℃,出现在1966年7月19日(鄢陵县),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7.4℃,出现在1955年1月6日(今魏都区)。最热月在7月,平均气温为27.2℃~27.4℃;最冷月在1月,平均气温为0℃~0.5℃。
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
气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大气的一般状态 ,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气象要素(温度、降水、风等)的各种统计量(均值、极值 、概率等)是表述气候的基本依据。气候与人类社会有密切关系,许多国家很早就有关于气候现象的记载。中国春秋时代用圭表测日影以确定季节,秦汉时期就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完整记载。气候一词源自古希腊文,意为倾斜,指各地气候的冷暖同太阳光线的倾斜程度有关。
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的差异,以及海、陆、山脉、森林等不同性质的下垫面在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物理过程不同,使气候除具有温度大致按纬度分布的特征外,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按水平尺度大小,气候可分为大气候、中气候与小气候。大气候是指全球性和大区域的气候,如: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型气候、极地气候、高原气候等;中气候是指较小自然区域的气候,如:森林气候、城市气候、山地气候以及湖泊气候等;小气候是指更小范围的气候,如:贴地气层和小范围特殊地形下的气候(如一个山头或一个谷地)。
在纬度位置、海路分布、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下,世界气候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⑴、寒带苔原气候:冬长而冷,夏短而凉;
⑵、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夏季温和,冬季寒冷;
⑶、温带季风气候夏季较暖,冬季较温和;
⑷、温带草原气候:夏暖冬寒;
⑸、温带沙漠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
⑹、亚热带雨林气候;
⑺、亚热带季风气候;
⑻、热带沙漠气候:高温少雨;
⑼、热带草原气候:暖季多雨凉季干燥;
⑽、热带雨林气候:高温高湿;
⑾、山地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垂直变化;
⑿、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⒀、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年温差小;
⒁、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少雨
气候变化对人类与自然系统有重要影响.由于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已经适应今天以及最近过去的气候,因此,如果这些变化太快使得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不能适应的话,人们将很难应付这些变化.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这可能会对基本的人类生活标准(居住、食物、饮水、健康)产生非常有害的影响。对于所有的国家,极端天气气候发生频率的增加将会增大天气灾害的风险。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影响,其中一些变化实际上是不可逆转的,因此我们更要关注的是负面影响。据统计,1950年到2000年,特别是1990年以后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急剧增加。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极端天气的增多,另一方面我国总体经济体量增加,因此经济损失绝对值大幅升高。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是负面的。预计到2030年,我国三大作物,即稻米、玉米、小麦,除了浇灌冬小麦以外,均以减产为主。气候变化对水的影响也很大,全球变暖使水循环的过程速度加快,降水的空间不均匀性增加。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也有影响,如长江上游降水量的增加,导致地质灾害的频率会增加,对三峡水库的安全运营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气候变化也会影响青藏铁路和公路,大大增加铁路和公路运行维护的投资。
同全球一样,我国的气候与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气候变暖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气候问题和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带来十分严峻的威胁,这种威胁仍将持续并不断加剧。科技界应当特别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积极取适应和减缓措施,不断提升气候系统、生态、环境保护的层次和水平,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公众和科学家的共同愿望。
什么是物候
现在可以总结一下了。什么是物候?以上那些受环境(气候、水文、土壤)影响而出现的以年为周期的自然现象,都是物候现象。它包括三个方面:(1)各种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叶变色、落叶等现象;(2)候鸟、昆虫以及其他动物的飞来、初鸣、终鸣、离去、冬眠等;(3)一些水文气象现象,如初霜、终霜、结冰、消融、初雪、终雪等。
有时又根据生物种类分为植物物候、动物物候。动物物候有时又细分为鸟类物候,昆虫物候等。有时还把农作物的生育期称为作物物候,而把其他的统称为自然物候。本书介绍的主要是自然物候。
几千年来农民是很关心物候的,在他们看来,暑去寒来、鸟语花开、秋天红叶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杏花开了,就好象大自然在召唤农民赶快春耕;桃花开了,又好象在暗示农民赶快下种;春末夏初,布谷鸟开始唱歌,在农民耳里,它是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很多地方的农民历来是以物候来定季节和农时的。现代研究物候的主要目的,也还是认识自然季节现象的变化规律,服务于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
那么,物候学和气候学有什么不同呢?物候学和气候学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是观测一年里各个地方、各个区域季节变化的,都是带地方性的科学;所不同的是,气候学是观测、记录并研究某地的冷暖晴雨、风云变化等现象和变化规律的。物候学则是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季节活动,从而了解气候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以及自然季节的变化规律的。物候所反映的是过去一段时间里气候条件的积累对生物的综合影响,因而物候学也有人把它归在生物气候学中。
物候虽然由气候所决定,但气候的观测代替不了物候观测。因为农作物都是活生生的生物,影响它生长的因素很多,不是用单因子或几个因子的资料就能说清楚的。而生物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以某些野生动植物的物候来定农时有其优越性。贵阳的农谚说:“穷人不听富人哄,阎王刺开花撒谷种(稻种)”,以阎王刺开花来指示和预报水稻的播种期,比其他任何方法都简单可靠。更何况我国丘陵山地区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以上,一个气象站的记录在山区所能代表的范围有限,而野生动植物各处皆有,只要注意观测,就能对季节和农时提供可靠的信息。可以说,物候是大自然告诉我们季节变化的最直接的语言。
气象
[解释]1.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雪等。
2.气象学。
3.情景;情况。 例如一片新气象。
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等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总称。
气象的观测项目有:气温、湿度、地温、风向风速、降水、日照、气压、天气现象等。
气象学研究的对象是大气层内各层大气运动的规律、对流层内发生的天气现象和地面上旱涝冷暖的分布等。如云、雾、雨、雪、冰雹、雷电、台风、寒潮等都是我们常见的天气现象。它的研究范围是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厚约3000公里,自下而上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然层和外层。
1. 晕
天空中有一层高云,阳光或月光透过云中的冰晶时发生折射和反射,便会在太阳或月亮周围产生彩色光环,光环彩色的排序是内红外紫。称这七色彩环为日晕或月晕,统称为晕。其中对观测者所张的角半径为22度的晕最为常见,称22度晕,偶尔也可看到角半径为46度的晕和其他形式的与晕相近的光弧。由于有卷层云存在才出现晕,而卷层云常处在离锋面雨区数百公里的地方,随着锋面的推进,雨区不久可能移来,因此晕就往往成为阴雨天气的先兆。
2. 华
天空中有一层透光薄云,云中的水滴大小均匀,若是由冰晶组成的云则要求冰晶尺寸均匀。月光或阳光透射云层过程中,受到均匀云滴(水滴或冰晶)的衍射,结果会在月亮或太阳周围紧贴月盘或日盘形成内紫外红的彩环,称为华。因日光太亮,所以人们不易观察到日华,月华则比较常见。紧贴月盘的华又称华盖,通常华盖的紫色不太显著故内环呈青蓝色,其外呈**为主,最外呈红色。有时在华盖外隔一暗圈后还会出现一个甚至几个彩色排序与华盖相同,但亮度弱得多的同心光环,称为副华。
3. 虹和霓
含七种色光的太阳光线,射入大气中的水滴(雨滴或雾滴),各种色光经历折射和反射后,可在雨幕或雾幕上形成彩色光弧环。当光弧环对观测者所张的角半径约42度,光环的彩色排序是内紫外红时,称为虹。
在虹的外面,有时还出现较虹弱的彩色光环,光环对观测者所张的角半径约为52度,彩色环的排序与虹相反即内红外紫,称为霓或副虹。
虹和霓都要背对太阳而立才能观察到。在夏日的傍晚,西方放晴而东方天空有云雨时,最易看到虹和霓。
4. 曙暮光
日出前,即太阳未露出地平线前,阳光照射到高层大气,阳光被大气分子散射,造成天空微亮,地面微明,从这时刻起到太阳露出地平线为止的光亮称曙光。
日落后即太阳西沉到地平线以下后,仍有一段时间阳光可照射到高空大气,因空气分子散射使天空和地面仍维持微明,这段时间的光称暮光。
曙光与暮光合称曙暮光。曙光时段称黎明,暮光时段称黄昏。由于曙光开始与暮光终了的标准不同,通常分为民用曙暮光,航海曙暮光与天文曙暮光。晴朗日子当太阳在地平线以下的角度大约为 7度时,民用曙光开始和暮光终了;大约12度时,航海曙光开始和暮光结束;当大约18度时,天文曙光开始和暮光终了。曙暮光持续的时间在赤道最短,随纬度增加而增加。
相关词:
气象台:对大气进行观测、研究并预报天气的科学机构。规模较小的还有气象站、气象哨等。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天气
The weather
经常不断变化着的大气状态,既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大气状态,也是大气状态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连续变化。所以可以理解为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的统称。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雪、霜、雷、雹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天气过程就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天气系统通常是指引起天气变化和分布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各种天气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而且各种尺度系统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许多天气系统的组合,构成大范围的天气形势,构成半球甚至全球的大气环流。
天气系统总是处在不断新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中,在不同发展阶段有其相对应的天气现象分布。因而一个地区的天气和天气变化是同天气系统及其发展阶段相联系的,是大气的动力过程和热力过程的综合结果。
各类天气系统都是在一定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中形成、发展和演变着,都反映着一定地区的环境特性。比如极区及其周围终年覆盖着冰雪,空气严寒、干燥,这一特有的地理环境成为极区低空冷高压和高空极涡、低槽形成、发展的背景条件。赤道和低纬地区终年高温、潮湿,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是对流性天气系统产生、发展的必要条件。中高纬度是冷、暖气流经常交绥地带,不仅冷暖气团你来我往交替频繁,而且其斜压不稳定,是锋面、气旋系统得以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天气系统的形成和活动反过来又会给地理环境的结构和演变以深刻影响。因而认识和掌握天气系统的形成、结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同地理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对于了解天气、气候的形成、特征、变化和预测地理环境的演变都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