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

平陆天气预报_平陆天气预报一周天气情况

tamoadmin 2024-09-03 人已围观

简介1.开车从天津到山西运城怎么走好?最好绕过石太高速。2.描写夏天雨后乡村景色的诗句3.地震云存在吗?1. 关于描写立冬的诗句 关于描写立冬的诗句 1. 关于立冬的诗句古诗大全 1、宋·陆游《立冬日作》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2、《论语·阳货》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何

1.开车从天津到山西运城怎么走好?最好绕过石太高速。

2.描写夏天雨后乡村景色的诗句

3.地震云存在吗?

平陆天气预报_平陆天气预报一周天气情况

1. 关于描写立冬的诗句

关于描写立冬的诗句 1. 关于立冬的诗句古诗大全

1、宋·陆游《立冬日作》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2、《论语·阳货》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何言:说过什么?四时:四季。行:运行。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滋生。

3、《左传·昭公四年》

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4、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5、紫金霜《立冬》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6、明·王稚登《立冬》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7、宋·释文珦《立冬日野外行吟》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8、唐·卢照邻《释疾文·悲夫》

春也万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见其盛而知其阑;秋也严霜降兮,殷忧者为之不乐;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鲜欢。

9、唐·李白《立冬》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10、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2. 形容立冬的诗句

形容立冬的诗句:1、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2、唐·李白《立冬》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3、宋·钱时《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立冬,二十四节气之一,斗指西北为立冬,太阳黄经为225°,于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

立冬是季节类节气,立冬表示冬季自此开始。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

立冬,在古代社会是民间“四时八节”之一,人们一般都要举行祭祀活动。

3. 关于立冬的句子

豪气面对万重浪,立冬时节思念长。

菊花怒放,腊梅飘香。幸福万年长,健康在身旁。

我发奋图强,祝你立冬好,祝你立冬乐无穷! 2.有我的牵挂,你的心儿不会孤独;有我的惦念,你的心儿不会寂寞;有我的倾听,你的心儿不会悲伤;有我的祝福,整个冬天都不会寒冷。立冬快乐! 3.立冬天,寒气涨,问候挂心肠;勤锻炼,讲卫生,莫让疾病缠;加衣裳,注保暖,时时保健康;精神好,心情美,快乐又吉祥。

祝立冬暖暖如意! 4.我完全可以想象冬天的阳光在没有污染的天空是何等的明媚和可爱。我喜欢阳光特别是喜欢冬天的阳光,因为它不耀眼炫目,而是柔和温馨,照在人的身上暖洋洋的,很是舒坦。

仿佛冬天。 5.数九寒天,冰封千里。

整个世界成了只大冰箱,山冷得在颤抖,河冻得僵硬了,空气也似乎要凝固起来。 6.只见天地之间白茫茫的一片,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上飘落下来,四周像拉起了白色的帐篷,大地立刻变得银装素裹。

我不禁想起一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美呀! 7.天终于下雪了,当时我在学习,没有注意到外边是什么景象。是妈妈告诉我的,妈妈说快看,天空下雪了。

这时候我立刻放下了手中的笔,去观察雪景,今天的雪下的不太大。昨天,我看天气预报了说是今天有小雪,虽然是小雪但是也挺漂亮的。

开始时,雪花依稀可数,隐约难觅,仿佛天上有位神人,漫不经心地散落了几个细碎的花瓣。过了十分钟后,我看见了几片鹅毛般的雪花夹在雪沫中飞舞着,然后慢慢地躺在湿润的大地上。

雪像烟一样轻,像银一样白,飘飘摇摇,纷纷扬扬,从天空中飘下来。雪花刚落在地面上就逐渐融化了,消失的无影无踪。

不过好景不长,还不到三十分钟雪就停了。我心想我还没看够呢?怎么就停了,这也真够快的。

到了十二月份就是隆冬了,到那时候大雪就像扯碎了的棉絮,纷纷扬扬,漫天飞舞,会更加好看迷人的。 8.太阳刚刚升上山头,被鲜红的朝霞掩映着,阳光从云缝里照射下来,像无数条巨龙喷吐着金色的瀑布。

9.天空一碧如洗,灿烂的阳光正从密密的松针的缝隙间射下来,形成一束束粗粗细细的光柱,把飘荡着轻纱般薄雾的林荫照得通亮。 10.中午太阳虽然升高了,但耀眼的阳光一点也不存在,活像一个滚圆的蛋黄,吊挂在天上,让人一点儿也不觉得暖和。

11.那年冬天,那个冷呀,把人冻得鼻酸头疼,两脚就像两块冰。 12.太阳正被薄云缠绕着,放出淡淡的耀眼的白光。

4. 描写立冬的古诗词

《立冬》

唐代 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代 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立冬夜舟中作》

范成大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増。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棱。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立冬日作》

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5. 形容立冬的诗词

《立冬即事二首》(一)仇远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立冬即事二首》(二)仇远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立冬》紫金霜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立冬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七律立冬》作者不详九月开畦种晚菘,青苗小样细玲珑。

一帘夜雨滋根润,篱畔新菊绽蕊红。细碎时光能静好,许人旧梦亦朦胧。

冬天又至需喝暖,菘味高汤缀绿葱。《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方回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

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

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

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立冬》王稚登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立冬》李白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立冬日野外行吟》释文珦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立冬闻雷》苏辙阳*不收敛,半岁苦常燠。

禾黍饲蝗螟,粳稻委平陆。民饥强扶耒,秋晚麦当宿。

闵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缩。荟蔚山朝隮,滂沱雨翻渎。

经旬势益暴,方冬岁愈蹙。半夜发春雷,中天转车毂。

老夫睡不寐,稚子起惊哭。平明视中庭,松菊半摧秃。

潜发枯草萌,乱起蛰虫伏。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

首种不入土,春饷难满腹。书生信古语,洪范有遗牍。

时无中垒君,此意谁当告。《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钱时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立冬日作》陆游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6. 关于立冬景色的诗句

左河水《立冬》 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

四野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备收藏。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宋·钱时《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紫金霜《立冬》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 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方回《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

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 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

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 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

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明·王稚登《立冬》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李白《立冬》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宋·释文珦《立冬日野外行吟》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苏辙《立冬闻雷》: 阳*不收敛,半岁苦常燠。

禾黍饲蝗螟,粳稻委平陆。 民饥强扶耒,秋晚麦当宿。

闵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缩。 荟蔚山朝隮,滂沱雨翻渎。

经旬势益暴,方冬岁愈蹙。 半夜发春雷,中天转车毂。

老夫睡不寐,稚子起惊哭。 平明视中庭,松菊半摧秃。

潜发枯草萌,乱起蛰虫伏。 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

首种不入土,春饷难满腹。 书生信古语,洪范有遗牍。

时无中垒君,此意谁当告。 陆游《立冬日作》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7. 立冬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描写立冬节气的诗句古诗赏析

1.

奇峰浩荡散茶烟,

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

老夫布褐未装棉。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2.

落水荷塘满眼枯,

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

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

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

还借自家小火炉。 ——紫金霜《立冬》

3.

立冬犹十日,

衣亦未装绵。

半夜风翻屋,

侵晨雪满船。

非时良可怪,

吾老最堪怜。

通袖藏酸指,

凭栏耸冻肩。

枯肠忽萧索,

残菊尚鲜妍。

贫苦无衾者,

应多疾病缠。

——宋·方回《九月

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

4.

秋风吹尽旧庭柯,

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

今宵寒较昨宵多。

——明·王稚登《立冬》

5.

冻笔新诗懒写,

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

恍疑雪满前村。

——唐·李白《立冬》

8. 关于立冬诗歌大全

立冬即事二首(之一) (作者: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立冬即事二首(之一) (作者:仇远)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立冬 (作者: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 (作者:方回)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

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 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

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 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

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立冬 (作者: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立冬 (作者: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日野外行吟 (作者:释文珦)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立冬闻雷 (作者:苏辙) 阳*不收敛,半岁苦常燠。

禾黍饲蝗螟,粳稻委平陆。 民饥强扶耒,秋晚麦当宿。

闵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缩。 荟蔚山朝隮,滂沱雨翻渎。

经旬势益暴,方冬岁愈蹙。 半夜发春雷,中天转车毂。

老夫睡不寐,稚子起惊哭。 平明视中庭,松菊半摧秃。

潜发枯草萌,乱起蛰虫伏。 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

首种不入土,春饷难满腹。 书生信古语,洪范有遗牍。

时无中垒君,此意谁当告。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作者: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立冬日作 (作者: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紫金霜《立冬》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

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

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

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宋·方回《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明·王稚登《立冬》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唐·李白《立冬》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宋·释文珦《立冬日野外行吟》 阳*不收敛,半岁苦常燠。

禾黍饲蝗螟,粳稻委平陆。民饥强扶耒,秋晚麦当宿。

闵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缩。荟蔚山朝隮,滂沱雨翻渎。

经旬势益暴,方冬岁愈蹙。半夜发春雷,中天转车毂。

老夫睡不寐,稚子起惊哭。平明视中庭,松菊半摧秃。

潜发枯草萌,乱起蛰虫伏。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

首种不入土,春饷难满腹。书生信古语,洪范有遗牍。

时无中垒君,此意谁当告。——宋·苏辙《立冬闻雷》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宋·钱时《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宋·陆游《立冬日作》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何言:说过什么?四时:四季。

行:运行。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滋生。

——《论语·阳货》 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左传·昭公四年》 春也万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见其盛而知其阑;秋也严霜降兮,殷忧者为之不乐;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鲜欢。

——唐·卢照邻《释疾文·悲夫》。

9. 关于立冬的诗词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紫金霜《立冬》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

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

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

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宋·方回《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明·王稚登《立冬》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唐·李白《立冬》。

开车从天津到山西运城怎么走好?最好绕过石太高速。

一、地声

地声是非常重要的临震前兆现象,我国史书对很多地震都有震前地声情况的记述。例如南北朝宋废帝元徽二年(西元474年),山西‘雁门崎城有声如雷,自上西引十余声,声止地震’(见魏书灵征志),这是世界有关地声的最早记载。唐代也有‘玄宗二十二年(西元734年)二月十八日,秦州地震。先是秦州百姓闻州西北地下殷殷有声,俄而地震’(见旧唐书五行志)之记载。

此外,如明宪宗成化四年(西元1468年)四月四日,广东琼州府‘夜四更地震,未震之先,有声从西南起,遂大震,既而复震,良久乃止’(见成化实录卷五十五)。清圣祖康熙十八年(西元1679年)九月二日,河北三河‘巳时有声自西北起,殷殷如雷,其声渐近,直达窗棂,顷之,屋宇摇动,墙壁欹侧,有倾圯之势,巳时,余公事毕,退而寐,……,正惝恍间,忽然地底如鸣大炮,继之以千百石炮,……,有声,俨数十万军马飘沓而至,余知为地震,蹶然起’(见干隆三河县志)。民国二十六年八月一日,山东荷泽地震前数分钟,有久久雷声,直到发震。都是震前先出现地声的例子。

二、地光

有些强烈地震在发生之前,震区上空常出现灼亮闪光,这种发光现象,叫做地光,也是重要的临震前兆。史书中关于这类的记载也不少,例如,普惠帝元康三年(西元293年)二月四日,‘成都一夜,有火光,地乃震’(华阳国志卷八)。明武宗正德四年(西元1509年)五月二十六日夜,湖北‘武昌府见碧光闪烁如电者六、七次,隐隐有声如雷鼓,已而地震’(万历实录,卷五十五)。明武宗正德八年(西元1513年)十二月三十日,四川越隽县‘有火轮见空中,声如雷,次日戊戌地震’(见正德实录卷一○ 七)。这两个是震前先现地光,同时有地声一齐出现的例子。明思宗崇祯十年(西元1637年)四月三日,湖北沅江‘子时天响有光,移时地震一刻,屋瓦皆动’(康熙沅江县志)。清世祖顺治九年(西元1652年)三月二十四日,安徽颖上‘红光遍邑,人畜皆惊,屋宇摇动,河内船只颠覆无数’(顺治颖上县志)。

三、前震

大震之前,往往有一系列的微震和小震,称为前震,中国历史上有不少震例记载有前震现象。例如,明世宗嘉靖元年(西元1512 年)五月,云南地连震十三日,八月云南大震(二申野录)。又如清圣祖康熙七年(西元1668年)七月二十五日,江苏镇江府、丹阳‘戌时地震,先数日微震一次,是日震甚,山动摇,江河之水皆为鼓荡,停泊之舟多覆溺,城内外震裂墙屋无算’(见康熙时代镇江府志及干隆时代丹阳县志)。

这两例说明大震前数月或数日有前震现象,则可用来预报大震。

清仁宗嘉庆十四年(西元1809年)八月十一日,贵州正安‘小溪里,罗干溪忽山动石坠,居民即将器具牛羊移居对山,迁毕,地摇,房屋倒塌,田土尽翻,山泉凝而为潭,深不可测’(道光时遵义府志及光绪时正安州志)。

此说明震前在小溪里、罗干溪存在前震现象,当地百姓观察到以后,即刻取措施,将人畜财物转移到安全地带,这是利用前震现象预防大地震之良好措施。

四、地下水异常

强烈地震发生之前,地下水往往发生异常变化,例如清圣祖康熙七年(西元1668年),山东郯城发生8.5级大震,好几个地方出现了河水突然干涸的记载:

山东寿光‘未震之前一日,耳中闻河水汹髌之声,遣子探试,亦无所见,或云先一日弥丹诸河水忽涸’(民国‘寿光县志’引‘青社遗闻’)。

江苏赣榆‘先是苦雨几一月,是日城南渠一晷一夕间,暴涨忽涸,见者异之’(康熙‘海州志’引倪长犀‘地震记’ )。

除了这种水量显着变化的观察记载外,在一些古籍中,对震前地下水成分、色味之改变还留有记载。例如宋哲宗元符三年(西元1100年)二月,淳熙新安志有之:水变赤如流丹,顷之,地势倾动,波沸涌声如雷,层合皆震。另外还有‘井水忽浑浊’、‘井水变味,甘咸相反’等之记载。

五、气象异常

关于震前出现气象异常情况,如高温酷热、雷雨骤烈、飓风大作、阴霾昏晦、干旱水涝、奇异云状等,在史书中都有屡见不鲜的记载,由下面所举的例子中即可见一斑。

清圣祖康熙十八年(西元1679年),三河、平谷八级大地震前,出现了特大炎暑,热伤人畜甚重的热异常。

清高宗干隆十六年(西元1751年)五月二十五日,云南剑川烦热而气昏惨无风(滇南新语)。

清高宗干隆三十六年(西元1771年)八月十三日,江苏靖江‘大风雨,江潮骤涨,淹没田禾,是夕地震’(咸丰靖江县志)。

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西元1556年)一月二十三日,陕西华县‘天昏惨,及夜半,月色无光’(隆庆华州志)。

清世祖顺治十二年(西元1655年)三月十八日,渭南‘夜子丑间,云气弥天,忽大震如雷’(顺治渭南县志)。

清圣祖康熙十九年(西元1680年)九月九日,云南楚雄‘自西北起,黑云漫天,声若巨雷,震惊百里’(康熙楚雄府志)。

清高完干隆二年(西元1737年)八月二日,云南东川‘其震前一日,云气山光昏暗如暮,疑其将雨,不知地震也’(雍正东川府志)。

清高宗干隆五十年(西元1785年)四月十八日,甘肃永昌‘初八日(即四月十六日)大风霾拔木,越二日地震’(宣统新通志)。

清仁宗嘉庆二十四年五月十九日(西元1819年七月十日),四川嘉庆‘五月霪雨十日,至十九日夜大雨如注,是夜地震,泛水涨数丈’(射洪县志)。

清宣宗道光十年(西元1830年)六月十二日,河北临漳‘日方中,色晕热甚’(光绪临漳县志)。

清文宗咸丰六年(西元1856年)六月十日,四川黔江‘先数日,日光暗淡,地气蒸郁异常,是日弥甚’(光绪黔江县志)。

其他如‘日色昏黄,亭午风霾晦冥,晚不见月’等震例也很多,兹不赘述。至于奇异云状方面,则有民国二十四年,宁夏隆德县志所载:‘天晴日暖,碧空晴净,忽见黑云如缕,宛如长蛇,横亘空际,久而不散,势必地震。’没有好久,果然发生地震。今人已证实辐射状云、条带状云、稻草状云、肋骨状云、干涉条纹状云都是地震之前兆,所以叫它们为‘地震云’。

六、动物异常

鱼类、鸟类、蛇类、猫、老鼠、狗、牛等对声波和震波之剌激,反应非常灵敏,故地震前,它们常出现异常反应。对这些动物显现震前异常反应,中国历史上从唐代开始便有记载,例如占经地镜篇中有曰:‘鼠聚朝廷市衢中而鸣,地方屠裂。’

说明在地震地裂之前,出现了老鼠成群鸣叫的现象。

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西元1556年)一月二十三日夜,河南郑县内乡‘分闻风雨声自西北来,鸟兽皆鸣,已而地震轰如雷’(顺治郑州志)。

清仁宗嘉庆二十年(西元1815年),山西平陆强烈地震后,还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虞乡县志中曾经明确地指出:‘牛马仰首,鸡犬声乱,即震验也。’

在对震前动物异常反应的长期而大量的观察后,一些震区的中国先民还得到了震前‘水陆间生物顿有异象’的认识。例如民国六年三月三十一日,‘云南大关地震,震前一个月间,大关鱼类均浮水面,迨地震前数日,河水大涨,河鱼千万自跃上岸’(云南地震从考)。

由以上所述,可见我国历史上关于地震前兆异象的记载,的确非常丰富;而且中国先民还能根据前兆异象,成功地预报、预防了一些地震。例如清文宗成丰五年(西元1855年),辽宁金县地区的中国先民,曾根据地声预报了一次破坏性地震,故宫档案有记载说:

‘未震之时,先闻有声如雷,故该处居民早已预防,俱各走避出屋,是以未经压毙多人,只伤男妇子女共七名。’

又前面曾经说过的,清仁宗嘉庆十四年(西元1809年)八月十一日,贵州正安发生强震之前,存在明显的前震活动,在‘小溪里、罗干溪忽山动石坠’,当地居民即根据这种前震活动,迅速取预防措施,把器具牛羊转移到安全地带,‘迁毕地摇,房屋倒塌,田土尽翻’(道光遵义府志)。另外,在清仁宗嘉庆二十年(西元1815年),山西平陆发生强烈地震,震前中国先民即曾根据天气异常作了预报。虞乡县志有载:‘八月六日阴雨连绵四旬,盆倾檐注,过重阳微晴,十三日大霁,乡老有识者调霪雨后天大热,宜防地震。’

后来,果然‘屋舍倾塌’,发生了一次强震。

中国先民预测地震,不仅限于个别的地震前兆;他们还以综合性的观点,对预测地震的所有前兆现象都加以考虑。例如,清高宗干隆二十年(西元1755年)所写的银川小志,即曾记载清初一位在官府做饭的炊事员,和几位老乡共同综合了预报地震的前兆,书中说:

‘宁夏地震,大约春冬二季居多,如井水忽浑浊,炮声散长,群犬围吠,即防此患。’

从这一段记载,可以看出中国先民除了认为宁夏地震发生的时间有春冬二季居多的特点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提出了井水变化、地声和动物异常跟地震的关系,已经有了综合多种前兆现象来预报地震的思想。这种综合性观点是很合乎科学精神的,因为地震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要对它的发生做出准确预报,就必须取各种途径、各种手段,从各个不同角度,将各种观测方法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研究,而不能仅仅根据某种异常现象,就轻易做地震预报。

中国古代的防震和抗震措施

为了减少和避免地震造成的伤亡和破坏,取防震和抗震措施也是很重要的。中国先民在这一方面也曾经累积了不少的经验,找出一些可行办法和措施。

在房屋抗震方面,中国先民曾经得到很多的切身经验。台湾是中国地震最频繁的一省,古代台湾的中国先民在兴建城市时,即已注意到‘台地(指台湾地区)罕有终年不震’这个特点,而取一定的抗震措施。例如在淡水,有的城墙便是用竹子和木头等材料建成。用竹木建城,不但就地取材,经济方便,更重要的是竹木性质柔韧、质轻、耐震性能高,是很好的抗震建筑材料。其他震区的中国先民也有这种经验,例如云南经常发生地震的地方,常用荆条、木筋草等材料编墙,也是根据这个道理加以选择的。

中国先民在动土兴工,建造房屋、桥梁、高塔、寺庙时,为了要经久耐用和安全可靠,一般很注意地基牢固、建筑物结实,整体性好。特别在多震地区,他们更注意到地震之威胁,慎重考虑这些问题。由中国古代建筑物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先民在这一方面的杰出智慧,他们对抗震设计和施工有很丰富的知识。例如,建于宋代的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高达60多公尺的木塔,和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横跨洨水的赵州桥,距今都有一千年左右的历史了。它们都位于地震较多的华北地震区,经过多次不同程度的地震震撼,到现在还巍然屹立,不仅可证明中国先民在建筑技术上的卓越成就,而且也可供作今人研究建筑物抗震性能之用。

大震之后,房屋有的倒塌,有的遭遇到破坏,而且余震不停,生命财产继续受到威胁。在这种情形之下,怎样防震抗震呢?这也是很重要的问题。古书上也记载了不少中国先民的办法,大致是:多以木板、席、茅草等物搭棚造屋或趋避空旷地方,以减免伤亡和损失。这方面的记载,最早见于宋代,宋代之后史不绝书,例如:‘居者惧覆压,编茅为屋’、‘于场圃中,戴星架木,铺草为寝所’、‘于居旁隙地,架木为棚,结草为芦’等等。这些办法在防震抗灾中,确曾发挥了有效作用。在史书上也有明确的记载,例如清宣宗道光十年(西元1830年)四月二十二日,河北磁县发生7.5级大震,震后余震不止,到五月初七日又发生了一次强余震,‘所剩房屋全行倒塌,幸居民先期露处或搭席棚栖(栖)身,是以并未伤毙人口(故宫档案)。由于这些防震抗震的措施,简易安全,行之有效,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古代中国先民不但有很多震前震后的防震、抗震知识,而且在强震发生来不及跑出屋外的危急时刻,怎样取应变措施,避免伤亡,也有很宝贵的经验。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西元1556年)一月二十三日,陕西华县发生8级大震,这一次大震的生还者秦可大,根据他亲身经验和耳闻目睹的事实,写了一本重要的着作——‘地震记’,提出了大震应变措施。他说:

‘……因计居民之家,当勉置合厢楼板,内竖壮木床榻,萃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力不办者,预择空隙之处,当趋避可也。’

在地震预报技术还不理想的今天,地震突然发生,来不及跑出屋外,就躲在坚实的家俱下,以免砸伤压毙,这在今日防震抗震中,仍然是一件重要的措施。可见四百多年前,秦可大所提出的这个办法很有价值。

描写夏天雨后乡村景色的诗句

以下路线仅供参考,出行前请关注天气预报与交通部门的道路施工与出行提示。

长途驾驶需提前检查车辆安全及注意行车安全,合理安排休息勿超速与酒后驾驶。

顺祝旅途愉快,详细行车路线如下:

驾车路线:全程约986.3公里

起点:天津市

1.天津市内驾车方案

1)?从起点向东南方向出发,沿大沽北路行驶210米,过左侧的原十八集团军驻津办事处约100米后,右转进入曲阜道

2)?沿曲阜道行驶48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南京路

3)?沿南京路行驶2.8公里,左转

4)?行驶10米,直行进入卫津路

5)?沿卫津路行驶2.2公里,过八里台立交桥,朝复康路方向,右前方转弯进入环岛

6)?沿环岛行驶10米,在第1个出口,右前方转弯进入复康路

7)?沿复康路行驶4.0公里,过复康路桥,朝梅苑路/津静桥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复康路

8)?沿复康路行驶1.6公里,朝外环西路/津港高速/S6/津沧高速方向,稍向左转进入复康路

9)?沿复康路行驶690米,稍向右转进入津沧高速公路

10)?沿津沧高速公路行驶6.0公里,过张家窝互通,朝霸州/北京/东营/廊坊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张家窝互通

11)?沿张家窝互通行驶760米,朝霸州/保定/北京/G18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张家窝互通

12)?沿张家窝互通行驶1.2公里,在入口,进入荣乌高速公路

13)?沿荣乌高速公路行驶13.6公里,朝北京/保定/霸州方向,稍向右转进入荣乌高速公路

14)?沿荣乌高速公路行驶710米,在入口,进入京沪高速公路

15)?沿京沪高速公路行驶5.4公里,朝霸州/保定/天津中心城区/G18方向,稍向右转进入荣乌高速公路

2.沿荣乌高速公路行驶1.1公里,过津同立交桥,朝霸州/保定/G18方向,稍向右转进入荣乌高速公路

3.沿荣乌高速公路行驶108.7公里,朝北京/石家庄/G4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690米,朝保定/石家庄/G4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5.沿匝道行驶1.6公里,在入口,进入京港澳高速公路

6.沿京港澳高速公路行驶30.4公里,朝阜平/沧州/S52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京港澳高速公路

7.沿京港澳高速公路行驶480米,朝沧州/S52方向,稍向左转进入京港澳高速公路

8.沿京港澳高速公路行驶447.1公里,朝焦作/济源/晋城/G5512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9.沿匝道行驶910米,在入口,进入晋新高速公路

10.沿晋新高速公路行驶77.7公里,朝济源/S28方向,稍向左转进入长济高速公路

11.沿长济高速公路行驶54.2公里,朝洛阳/晋城/济源北/邵原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长济高速公路

12.沿长济高速公路行驶460米,朝洛阳/邵原方向,稍向左转进入长济高速公路

13.沿长济高速公路行驶960米,在入口,进入二广高速公路

14.沿二广高速公路行驶6.0公里,朝济源南/S28/邵原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长济高速公路

15.沿长济高速公路行驶60.4公里,直行进入垣孙高速公路

16.沿垣孙高速公路行驶82.6公里,朝侯马/运城/S7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东镇北枢纽

17.沿东镇北枢纽行驶300米,朝运城/S75方向,稍向左转进入东镇北枢纽

18.沿东镇北枢纽行驶750米,过东镇北枢纽,在入口,进入侯平高速公路

19.沿侯平高速公路行驶49.3公里,朝机场/平陆/S75/S7501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侯平高速公路

20.沿侯平高速公路行驶1.2公里,在入口,进入运城绕城高速公路

21.运城市内驾车方案

1)?沿运城绕城高速公路行驶11.4公里,在运城东/红旗东街出口,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660米,直行进入G209

3)?沿G209行驶340米,直行进入红旗东街

4)?沿红旗东街行驶7.0公里,稍向右转进入学苑路

5)?沿学苑路行驶120米,稍向右转进入学苑路

6)?沿学苑路行驶240米,过右侧的金鑫大厦约100米后,左转进入河东东街

7)?沿河东东街行驶1.7公里,右转

8)?行驶10米,左转进入河东东街

9)?沿河东东街行驶15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运城市

地震云存在吗?

1. 关于夏天雨后的诗句有

关于夏天雨后的诗句有 1. 描写夏季雨后的诗句有哪些

1.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宋)李清照《如梦令》

释义: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

2.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释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3.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涨十八员外》

释义: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4.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约客》

释义: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5.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释义: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6.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释义: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7.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释义: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8.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

——(唐)王驾《雨晴》

译文:雨前初次见到新开花朵的花蕊,雨后连叶子底下也不见一朵花。

9.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明)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

译文:一会儿,那兴云作雨的龙挟着雷电乌云离去,眼前出现的是池塘水溢,青草滴翠,万蛙齐鸣。

10.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

——(唐)温庭筠《咸阳值雨》

译文:在咸阳桥上遇雨了,那牛毛细雨随风飘摇不定,宛如悬在空中的水晶帷帘;那泊着的钓鱼船被这连绵的水晶帷帘阻隔,如烟如画。

2. 形容夏天雨后的诗句有哪些

1.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2.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3.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5.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 出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作者:李清照 释义: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

2. 出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作者: 韩愈释义: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

3. 出处: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释义: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4. 出处: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作者:志南 释义: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

5. 出处:春晓 作者:孟浩然 释义: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3. 形容夏日雨后的诗句

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5: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7: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8:

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1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1: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1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3:幂幂敛轻尘,濛濛湿野春。

14:雨点儿撒落在我的睫毛尖

15:《春日》作者:秦观

16: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1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8: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9: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21: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

游妓散,独自绕回堤。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

2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七日后,董会是垦前。二月之间泽以此,余年河止万三千。日拟醉华筵。

23:惨淡游丝景,阴沈落絮辰。

24:让禾苗感到润雨的力量;

25:轩窗透初日,砚席绝纤尘。

26:洒脱着声声的娇嫡

27:我会静静地飘荡着,

28:洒岳摧馀雪,吹江叠远苹。

29:双屐著频看齿折,败裘披苦见毛稀。

30:滋润着万物的心渠。

3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远瞧近却无。

32: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宋?欧阳修《田家》

3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4:《春雨》作者:刘复

35: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六月二十七》

36:《春雨》作者:徐凝

3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38: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

39:篱下菊,醉把一枝枝。花水乞君三十斛,秋风记我一联诗。留着晚香时。

40: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41: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42:《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桔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

43:江皋正月雨,平陆亦波澜形容夏天雨后的诗句

44:《宿灵岩寺》作者:戴叔伦

4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46:我是一朵出水的白莲带着羞涩来到这美丽的人间我是一朵高雅的白莲怀着梦想来品这绚烂的人生不忧也不惧风霜还不曾来侵蚀秋雨也未滴落我已亭亭这正是我最美丽的时刻绽放芬芳的笑颜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莫怕岁月无情

47:《春寒》作者:陈与义

48: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49:湿尘轻舞唐唐春,神娥无迹莓苔新

50: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52:漫步在这春光的毛毛细雨里

53:昔日的繁华永远无法弥补今生的痛

5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55: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56:花时闷见联绵雨,云入人家水毁堤。

57: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有说未尽处,为续四曲

58:惠风何愈,柔弱的双手

59:晓听钟鼓动,早送锦障泥。

60:《喜春雨有寄》作者:李中

4. 形容“夏日雨后”的诗句有哪些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起首两句,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

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试问”的结果——“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

5. 描写夏日雨后的句子有哪些

1. 天际边滚来了团团乌云,一瞬间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2. 如丝的小雨从空中降落,雨点是那样小,雨帘是那样密,给群山披上蝉翼般的白纱。

3. 这场大雨不仅让动、植物们得到了帮助,更是让人们感到很舒服。在家的人赶紧把晒在外面的衣服拿到里面来。在空调房里的人们把空调关掉,跑到阳台来感受着夏天的雨和下雨的凉爽。小朋友们也不会玩的大汗淋漓,不会感冒。总之,夏天的雨让人十分痛快,就像惊世骇俗的佳作美文一样。

4. 夏天的南宁是很热的,就是一个大火炉。小朋友们的汗水一滴滴地往下流。荷花姐姐整天都在游泳。夏天下雨时那雷声简直就像小朋友在打鼓。我觉得夏天的太阳公公笑得可开心了。

5. 不知从何时起,变得多愁善感,不知从何时起,开始喜欢抬头望着那蔚蓝的天空,不管那灿烂的阳光有多刺眼,就算被刺到流眼泪。喜欢在下雨的时候,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看迷蒙的雾气,遮住这回忆的匆匆。是不是真的越长大越孤单?童年的记忆,早已寥寥无几,散落在去年冰冷的冬季里,而现在,已经是夏天,是真正的夏天了。

6. 宝塔松常年枝叶茂盛,特别是冬天和春天。冬天,雪花满天飞舞,在宝塔松上披上了一层银装,但仍隐藏不住宝塔松那苍翠的绿;春天,百花争艳,苗儿发芽,只有宝塔松依然那么严峻,那么端庄;夏天,天气炎热,可宝塔松下有一大片阴影,投下了星星点点的阳光,我们在下面玩,一点也不觉得热;秋天,老天爷非常不争气,常常下雨,可站在宝塔松下,一点也淋不到雨,可以放心的在树下玩耍。

7. 像雾似的雨,像雨似的雾,丝丝缕缕缠绵不断。

8. 夏天,这里依然那么绿,偶尔听到几声蝉鸣。()我更喜欢下雨的家乡,下雨时,雨淋在树叶、房顶、地面的声音和在一起,就像雨天特有的音乐。下雨后,山中弥漫着雾,不时听到鸟的叫声,空气也清新了许多。

9. 暑里,父母要上班,孩子没人管,可孩子们热了就想去游泳,就形成了溺水身亡的高发期,每当看到新闻中播放的溺水,每每想到跟我一样花的年龄就这样失去了生命,我的心都会颤动一下,看得我惨不忍睹。还有夏天是雷雨都发的季节,那些不幸被雷击到,死亡的人们,让我在下雨天都不敢出门。这些事故的罪魁祸手,不就是夏天吗?

10. 一个夏天,荷塘里的荷花全开了,吐露出淡淡的清香。但是,当人们纷纷赞美荷花时,有没有注意到荷花身旁的荷叶,如果没有荷叶,荷花还美吗?荷叶衬托着荷花;下雨时为荷花遮风挡雨,但不求赞扬。荷叶在夏天是谦虚的。

11. 渐渐的,雷声远了,雨又细起来,细起来,像牛毛似的在天空中柔柔地飘着。

12. 我特别特别喜欢下雨天。因为我每次在下雨天跳舞时,雷哥哥,雨弟弟还有露珠姐姐都会为我伴奏。还有就是因为夏天的时候天气很热,同学上完体育课回到教室已经大汗淋漓了,如果体育课之前下过雨的话,天气就非常凉爽,同学们上过体育课后就不会大汗淋漓了。这就是我喜欢下雨天的原因了,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喜欢下雨天呢?

13. 有一年夏天,森林里的情况突然变了。天上也不下雨了,小溪从哗哗流水到底谁没有。但是,动物们并不怕,因为动物天气预报预测,今年夏天应该就有干旱。加上动物们根据预测,在春天就集了足够的水和食物。所以,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14. 雨,像天庭飘下来的千万条银丝。

15. 我从来不喜欢夏天,但我却对夏雨情有独钟,夏雨不像春雨那样细雨绵绵,也不像秋雨那样恍如仙境,它是狂放不羁的,是豪爽无惧的。聆听夏雨,似乎心中的一切烦恼忧愁都随风而逝。但是在这个夏天,很久没有遇见下雨天了。好不容易盼来了,却怎么如我的心情一样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坐在窗边拿上一本书,泡上一杯咖啡,静静聆听。一阵失望浮上心头,夏雨不再如往常那样干脆狂放,而是多了一丝细腻拖沓,就如我此时的心情一样,找不到方向,或许这只是我的心灵感应,夏雨没变,变得只是我的心情。

6. 描写“夏天的雨”的诗句有哪些

这类诗句较少,比如:

1、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意思: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

2、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意思: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意思:梅子黄时,处处都在下雨,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4、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唐·岑晨《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得潭字)》

意思:夏天的暴雨过后,天气开始变得凉爽。暑气尽消,这丝丝的细雨带来些许秋天的意味。

5、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清·查慎行《登宝婺楼》

意思:登上宝婺楼,远望雁投天末,依稀可辨;忽然风急雨骤,万山好像在风雨中浮动。

6、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意思:黑云如墨汁打翻却不能遮住青山,白亮的雨滴像珍珠纷乱地溅进木船。

7. 关于夏天的雨的诗句

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原诗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天空乌云密布,星星闪烁,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2、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出自清代项鸿祚的《清平乐·池上纳凉》

原诗

《清平乐·池上纳凉》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译文

水天一色一片清静凉爽气息,庭院中静悄悄的人们都在纳凉消夏。门帘高卷清风摇动着室内的蜡烛,竹影婆娑映照墙上就像一幅美丽的写竹图画。醉后躺卧桃笙竹制成的竹簟上,轻罗纨扇微微煽动凉气徐发。荷塘里骤雨一下子就过去了,明天一定会是秋风萧杀。

3、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江楼夕望招客》

原诗

《江楼夕望招客》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译文

晚上在江楼上向东望去,海天相连,一片茫茫;山川形势,又阔又长。城的四周亮起了万家灯火,一道映入水的中央。晴天时,风吹古树,瑟瑟作响,好像是在下雨一般;夏夜里,月光撒满了平地,就跟秋霜一样。能不能到江楼来消消暑气?比起您的茅屋,的确要更加清凉。

4、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出自唐代窦叔向的《夏夜宿表兄话旧》

原诗

《夏夜宿表兄话旧》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译文

深宵酒醒,小雨轻轻的下着,庭院里百合花的清香阵阵袭来。和兄弟说起在纷乱的年代写一份叮咛亲友珍重的书信也寄不到,家中的事情,件件桩桩都够凄凉的。离开的日子里那些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过去的亲朋好友大部分已经亡故。明天一早又要孤零零的乘船远离,想起河桥下青色的酒幔,心中不由得一阵忧愁,因为又要在那里与亲人分别饯行。

5、深夜无风新雨歇,凉月,露迎珠颗入圆荷。

出自五代阎选的《定风波·江水沉沉帆影过》

原诗

《定风波·江水沉沉帆影过》

江水沉沉帆影过,游鱼到晚透寒波。渡口双双飞白鸟,烟袅,芦花深处隐渔歌。

扁舟短棹归兰浦,人去,萧萧竹径透青莎。深夜无风新雨歇,凉月,露迎珠颗入圆荷。

译文

江水深沉,船帆的影子在江面上划过。水中的鱼从早到晚在寒冷的江波中游动,渡口那边飞起了成双成对的白鸟。云烟四处缭绕,渔人唱着渔歌在芦苇丛的深处隐去。用短桨划着小船回到长着兰草的水边,人就这样离去了。小路上的竹林被风吹得不断作响,路上长满了青色的莎草。到了深夜,风停了,雨也停了。月亮照在寒冷的天上,露珠一颗颗滚入荷叶里面。

8. 形容夏天的雨的诗句有哪些

1、宋代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释义:衣服上沾满了旅途上的灰尘和杂乱的酒的痕迹。出门在外去很远的地方宦游,所到之地没有一处是不让人心神暗淡和感伤的。我这一辈子就应该做一个诗人吗?为什么骑上瘦驴在细雨中到剑门关去?

2、五代冯延巳《清平乐·雨晴烟晚》: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

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

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释义:雨后初晴,傍晚淡烟弥漫,碧绿的春水涨满新池。双燕飞回柳树低垂的庭院,小小的阁楼里画帘高高卷起。黄昏时独自倚着朱栏,西南天空挂着一弯如眉的新月。台阶上的落花随风飞舞,罗衣显得格外寒冷。

3、宋代刘攽《雨后池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释义:一场大雨过后池塘里涨满了水,非常平静,好像蘸水轻轻磨光的镜子照映着岸边房屋的倒影。东风忽然吹起,下垂的柳条袅娜起舞,柳枝上的水珠撇向荷叶中间,不断发出声响。

4、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释义:天色朦胧就去迎候远道而来的客人,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飘来了一阵阵雨,客人不胜酒力已渐入醉乡。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并没有完全领略到。如要感受人间天堂的神奇美丽,还是应酌酒和西湖的守护神“水仙王”一同鉴赏。

5、唐代李世民《咏雨》: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释义:远处的山峦笼罩着一片乌云,大雨倾盆而下,河水上涨。乌云低飞使半山腰一片昏暗,风吹雨斜撒满了山的曲折处。一串串雨滴如珍珠般滴下,又如珍珠般结在树叶上;

大雨在如镜的湖面上泛起了一阵阵涟漪。柳丝在雨气中一片迷濛,连绵的大雨如帘,风吹雨丝在空中织起了一片片罗幕。

谣言:

今天西安的云比较特别,非常美丽,但形状像放射性条纹图案,查了资料说是地震云。有网友说这预示着四川的地震。

辟谣:

天上的云和地震没有关系

“地震云”的说法,一直在网上流传甚广,到底存不存在“地震云”?

请大家查阅百度百科,“地震云,是一种被误传为可以提前预测地震的云,目前尚无准确定义,也不被气象专业或地质专业所认可,主要在中国和日本民间流传。中外科学界、地震局和气象局等机构曾多次对此进行辟谣,强调目前没有有效证据表明云可以用于预测地震。

气象专业人士认为:从气象现测的专业角度分析,网上给出的各种地震云照片,可以将其归类为以下典型的云状,即透光高积云、絮状高积云和卷积云以及残留的飞机尾迹。这些所谓的地震云根本和地震没有关系。?

网上关于地震云生成机理的描述,例如地热转变为云,地磁场变化生成及粒子发光等说法从天气动力学、云雾物理学、演体力学、热力学等相关科学角度分析,均不能成立。地球物理学家也从未观测到“地震云”出现时磁热光的变化,因此,关于地震云产生机理的分析也是不符合科学原理的。

天空中的云彩千变万化,展现了大自然的杰作。气象部门在长期气象观测中记载了很多美丽奇特的云状。每一种云的形成、变化和某种天气的演变大多有稳定的对应关系。但是没有充分的事实证明地震与天气二者之间有内在关联性,也没有证据证明可以通过卫星云图来预测地震发生。气象学博士李汀认为“地震云是个伪科学概念”。 所有被指为地震云的云,在云的分类中都有对应种属,多集中于高积云或层积云,因为它们比较容易形成波状、絮状、透光、放射状等“看起来怪异”的样子。所谓“地震云”就是气象观测中的一般云。

所谓“地震云专家”,他们用地震云预报的地震,发震区域往往是几百到几千公里,貌似“准确”。我们知道,这其实是个误区。全球平均每年发生大大小小地震500多万次,也就是说平均每天都要发生上万次地震。而大于5级的破坏性地震全球每年发生上千次,差不多平均每天都要发生两三次。也就是说,任何人随口说句“今天全球会发生5级以上地震”,都不输,更何况“地震云专家”还把预测发生地震的时间尺度放宽到一个月以内,因此很容易做到预报地震的“次次命中”。

揭穿这些地震预测术的方法非常必要。我们要认识到所谓的“地震云”是不存在的,那些拍摄到的“美丽云彩”与地震毫无关联。“地震云”就是伪科学谣言。

辟谣专家:陈会忠 地球物理信息科学传播团队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研究员

复核专家:沈萍 地球物理信息科学传播团队 研究员

出品人:科普中国-科学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