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
中国气候标准值_中国气候报告
tamoadmin 2024-09-25 人已围观
简介1.南方大部分地区是属于什么温度带华北平原属于什么温度带2.什么是天气和气候3.温度带和气候带怎么区分4.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指标季风监测2005年,南海夏季风于5月第6候爆发,比常年偏迟2候。南海夏季风爆发后至 6月第4候期间,对流层低层(850hPa)的西南风一直维持在华南地区,并较常年同期偏强。6月下旬,随着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迅速北跳,西南季风前沿推进到黄淮地区。8月中旬,假相当位温的340
1.南方大部分地区是属于什么温度带华北平原属于什么温度带
2.什么是天气和气候
3.温度带和气候带怎么区分
4.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指标
季风监测
2005年,南海夏季风于5月第6候爆发,比常年偏迟2候。南海夏季风爆发后至 6月第4候期间,对流层低层(850hPa)的西南风一直维持在华南地区,并较常年同期偏强。6月下旬,随着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迅速北跳,西南季风前沿推进到黄淮地区。8月中旬,假相当位温的340K等值线迅速南撤至30?N附近,并在9月中旬前维持少变。9月第6候340K等值线撤离南海地区,表明暖湿气团主体已撤出我国东部地区(图3)。同时在9月第6候后,对流层低层南海季风监测区内的西南风也稳定转为东北风。2005年南海夏季风于9月第6候结束,结束时间接近常年。
2005南海夏季风的强度指数为-1.42,较常年偏弱。其中除5月6候至6月3候和8月2候至8月3候两段时间内南海夏季风强度较常年同期偏强外,其余大部分时段的南海夏季风强度较常年同期偏弱(图4)。从我国东部降水的时间演变来看,在7月之前多雨区主要在华南地区,7~9月多雨区则主要位于淮河流域。
图3 850hPa 110~120?E平均假相当位温(单位:K)时间-纬度剖面
Fig.3 Latitude-time section of zonal averaged (110-120?E) potential
pseudo-temperature (θse) (Unit: K) at 850hPa
图4 南海监测区纬向风强度指数变化(方框为气候平均值)(单位:米/秒)
Fig.4 Variation of zonal wind index over SCS (Unit: m/s)
积雪监测
2005年,北半球积雪面积总体上较常年明显偏小,其中欧亚地区积雪面积较常年略偏小,中国地区积雪面积较常年明显偏大,青藏高原地区积雪面积较常年略偏大(图5)。
2004/2005年冬季,整个北半球积雪面积较常年同期略偏大,其中欧亚大陆、中国和青藏高原地区积雪面积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大。45oN以北的欧亚和北美洲大陆高纬度地区大部积雪日数达75天以上。中国东北、内蒙古、新疆北部和青藏高原东部、西亚部分地区、欧洲西部和美国东、西部部分地区积雪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10天以上,其中中国北部和青藏高原东部部分地区偏多20天以上。2005年春季,北半球的积雪面积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小,欧亚的积雪面积较常年同期略偏小,但中国和青藏高原地区的积雪面积较常年同期偏大。2005年夏季,北半球、欧亚、中国和青藏高原的积雪面积较常年同期均偏小。2005年秋季,北半球和欧亚的积雪面积仍较常年同期偏小,但中国的积雪面积接近常年,青藏高原地区的积雪面积均较常年同期略偏大。
(c)
(d)
图5 区域积雪面积距平指数(单位:百万平方公里)
(a)北半球(b)欧亚大陆 (c)中国(d)青藏高原
Fig.5 Regional Snow Cover Anomaly Indices (Unit: 106km2)
(a) Northern Hemisphere (b) Eurasia (c) China (d) Tibetan Plateau
图6 2004/2005年冬季北半球积雪日数(左)及距平(右)分布(单位:天)
Fig.6 Number of Days with Snow Cover (left) and Anomalies (right)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during Dec.2004~Feb.2005 (Unit: day).
注:原始资料出自,气候系统诊断预测室分析。气候标准值取1973~2002年平均。
Remark: Original data are from Climate System Diagnostics and Prediction Division/National Climate Center/CMA. Climatology is from 1973 to 2002 base period mean.
2005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2005年, 全球气候持续偏暖,是有记录以来第二暖年,仅次于最暖年1998年。年内,南亚地区遭受高温热浪袭击,欧洲中部和西部经历了极为严重的高温干旱,巴西北部亚马孙热带雨林遭遇了近6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全球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洪涝,此外,暴雨雪袭击了西亚、南亚北部、中亚、日本和中国的部分地区、美国和欧洲部分地区。2005年全球飓风(台风)灾害十分惨重。大西洋飓风为历史上最活跃的一年,其中飓风“卡特里娜”成为有记录以来影响美国最严重的飓风。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虽较常年偏弱,但登陆中国的热带风暴和台风则表现出数量多、强度强和灾害重的特点。
1. 2005年为有记录以来全球第二暖年
2005年全球平均气温较1961-1990平均值高0.48℃,是有记录以来第二暖年(最暖年为1998年,比30年平均气温高0.54℃)。就全球而言,2005年10月和6月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10月和6月,主要增暖分布在非洲、澳大利亚、巴西、中国和美国大部。北大西洋、赤道印度洋大部和阿拉斯加湾地区的海温增暖也比较明显,其中北大西洋地区的海表温度为有记录以来最高。
2. 高温热浪
2005年澳大利亚是1910年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1~5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75℃,超过以前记录0.57℃。
5~6月,南亚地区遭受高温热浪袭击,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尼泊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45~50℃。高温造成了近500人死亡。
7月中下旬,热浪席卷美国中西部,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连续一周在40℃以上,西部近200个城市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凤凰城和日最高气温达47℃,高温至少造成34人死亡。
3. 干旱
春、夏季,欧洲中部和西部经历了极为严重的高温干旱。葡萄牙和西班牙遭受了近60年来最为严重的干旱,法国西北部创高温纪录,意大利北部最高气温达36℃,比利时中部和南部、德国西南部最高气温超过30℃,英国东南部地区水库储水量创1914年以来同期最低值。8月份,由于干旱的原因,葡萄牙、西班牙、法国3国陷于持续的大规模森林火灾之中。其中受灾最重的是葡萄牙,该国已经连续3年遭受严重森林大火的袭击,截止8月底火灾吞噬了13.4万公顷森林,超过2004年全年过火面积,共造成13人死亡。
由于自2004年12月以来降水显著偏少,巴西北部亚马孙热带雨林遭遇了近6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干燥炎热的天气使热带雨林频频发生火灾,严重的干旱导致亚马孙流域数条主要河流干涸,河床裸露,亚马孙河水位创历史新低。
1~5月,澳大利亚经历了严重的干旱,这期间全国平均降水仅有168毫米,为1900年有记录以来第二低值。
4. 暴雨和洪涝
6~9月,印度遭遇严重洪涝。受西南季风带来的持续性强降水的影响,该国西部和南部出现洪涝,造成了1800人死亡,2千万人受灾。
6月中旬,中国南方因持续大暴雨引发洪水,造成171人死亡,2160万人受灾。
2月,持续2周以上的暴雨引发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河流决堤和泥石流,造成至少80人死亡。
5~8月,持续暴雨引发东欧多国严重洪涝,尤其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 造成财产、基础设施和农业损失。8月中旬,暴雨引发的洪水袭击瑞士部分地区、奥地利、德国南部和捷克共和国,其中罗马尼亚受灾最重,至少66人死亡。
中国的西江、闽江、淮河等流域及四川、辽宁等地夏季发生严重暴雨洪涝。湖南、黑龙江等地局地暴雨及诱发山洪灾害严重。
12月中旬,越南中部连降暴雨,引发山洪,造成至少47人死亡和6人失踪。
9月下旬,连降暴雨引发尼泊尔西部地区洪水和山体滑坡,造成10人死亡,39人失踪。
4月下旬,埃塞俄比亚东南部连降暴雨,河堤决口,造成约40人丧生。5月上旬和下旬,肯尼亚部分地区持续暴雨引发洪水,造成至少9人死亡。6月上旬,暴雨引发索马里南部朱巴河决口,造成7人死亡。8月,塞拉利昂南部暴雨引发洪灾,造成至少20人死亡。
南方大部分地区是属于什么温度带华北平原属于什么温度带
pm2.5的标准最早由美国在一九九七年的时候提出,目前世界上很多的发达国家都把pm2.5列入了一个评价空气质量的标准,我们国家采用的是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pm2.5标准作为检测可吸入颗粒物的一个标准,来衡量空气的被污染程度,那么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安全的pm2.5标准,以及我们国家安全合格的pm2.5标准是多少呢。,如下:
世界卫生组织pm2.5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PM2.5小于10是安全值,而中国的这些地区全部高于50接近80,世卫组织为各国提出了非常严格的PM2.5标准,全球大部分城市都未能达到该标准。针对发展中国家,世卫组织也制订了三个不同阶段的准则值,其中第一阶段为最宽的限值,新标准的PM2.5与该限值统一,而PM10此前的标准宽于第一阶段目标值,新标准也将其提高,和世卫组织的第一阶段限值一致
美国pm2.5标准
1997年,美国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对PM2.5浓度上限的要求。2006年,美国修订空气质量标准,对PM2.5浓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限定标准。按照美国目前的标准,PM10日均浓度上限为150微克/立方米,相当于世卫组织对PM10确定的第一个过渡时期的目标值;PM2.5日均浓度上限为35微克/立方米,年均浓度上限为15微克/立方米,大致相当于世卫组织对PM2.5确立的第三个过渡时期目标值。
我国的pm2.5国家安全合格标准
我国PM2.5标准采用世卫组织设定最宽限值,《标准》中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过渡期第1阶段目标值相同。
环保部在修订版说明中提到,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城市群的PM2.5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国家有关政策也要求在上述地区加强PM2.5污染防治,有关方面要求在标准中增加PM2.5项目的呼声很高。”此次新的修订版,将PM2.5浓度值列入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也是我国首次制定PM2.5标准.
研究员王跃思表示,美国为设定PM2.5的限值准备了20年的研究时间,我国目前尚未有研究确定到底多少的标准才适合中国人群和气候带,因此先采用国际标准来实行
新标准拟于2016年1月1日全面实施,环保部科技标准司负责人表示,在2016年前,有两种提前实施方式:一种方式是,根据要求指定部分地区提前实施本标准。另一种方式是各省级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和区域环境保护需要自愿提前实施本标准。
从上面的资料可以看出,我们国家采用的pm2.5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委为发展中的国家制定的第一阶段的初级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pm2.5标准是非常严厉的,就连美国目前也没有达到该标准,因此,空气质量的改善之路漫漫长远。出门也要做好防护美国进口普卫欣天 猫有效防御雾霾的吸入。祝您健康!
友情提示:环境健康之路漫漫长远做好防护。
什么是天气和气候
南方大部分地区是属于北温带,华北平原属于温度带。以全球各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
通常根据≥10℃的积温的多少可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
地理位置
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其中分为寒温带(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部),中温带(东北,内蒙大部分地区,新疆北部),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新疆南部),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热带(滇的南部,雷州半岛,台的南部和海南省)和高原气候。
中国跨纬度广,热能分布因纬度而不同,存在着不同的温度带。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或以上,大多数木本植物或农作物生长活跃,所以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就是根据日平均气温≥10℃累计值为标准,称为活动积温。
温度带和气候带怎么区分
您好,什么是气候
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中国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与天气不同,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的规定,一个标准气候计算时间为30年。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
天气的概念
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而天气现象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闪、雪、霜、雷、雹、霾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
天气过程就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各种天气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而且各种尺度系统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许多天气系统的组合,构成大范围的天气形势,构成半球甚至全球的大气环流。天气系统总是处在不断新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中,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其相对应的天气现象分布。
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指标
温度带和气候带的区分方法如下:
一、两者区域特点不同
温度带是以全球各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通常根据≥10℃的积温的多少可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
气候带,是指根据气候要素的纬向分布特征而划分的带状气候区域。在同一气候带内,气候的基本特征相似,与土壤风化和形成密切相关。太阳辐射是气候带形成的基本因素。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太阳高度角。
二、两者划分方式不同
温度带以各个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23°26′ N(北回归线)到23°26′ S(南回归线)为热带;北纬(南纬)23°26′到北纬(南纬)66°34′(北极圈、南极圈)为南 北温带;北纬(南纬)66°34′ 到北纬(南纬)90度为南 北寒带。
气候带根据盛行气团和气候锋位置及其季风变化,把全球气候划分为:赤道带、热带、温带、极带4个基本气候带和副赤道带(副赤道季风带)、副热带、副极带3个过渡气候带,除赤道带外,其他各带南、北半球各有1个带,全球共13个气候带(见阿利索夫气候分类)。
扩展资料:
中国的温度带划分:
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其中分为寒温带(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部),中温带(东北,内蒙大部分地区,新疆北部),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新疆南部),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热带(滇的南部,台的南部和海南省)和高原气候。
中国跨纬度广,热能分布因纬度而不同,存在着不同的温度带。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或以上,大多数木本植物或农作物生长活跃,所以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就是根据日平均气温≥10℃累计值为标准,称为活动积温
中国南北跨纬度广,各地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多少不等。根据各地≥10°C积温大小的不同,我国自北而南有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温度带,以及特殊的青藏高寒区,各地的热量条件差异很大。
百度百科-温度带
百度百科-气候带
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的影响依据是气候和地貌。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包括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
在一定范围内各自然地理成分(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群落等)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区域。由于自然条件的空间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区域共轭性,以及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地球表面形成一系列等级高低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相对一致的区域。
扩展资料:
三大自然区:
一、东部季风区
(一)特点
海拔较低,有广阔的平原;风向和降水均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河流一般为外流河;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草原森林;除极少数地方外,天然植被已经不复存在。
(二)范围?
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
(三)简介?
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划之一。东部季风区是指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以东的广大地区。本区背靠高原,面向海洋,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风向与降水均随季节而有明显的变化和更替。
二、干旱半干旱区
(一)特点?
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 多大风天气;植被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大部分地区属于内流区;水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范围?
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地貌单元。
(三)简介?
在晚近地质时期,有显著的差异上升运动,大部分地区上升幅度不大,一部分上升很大,形成广大的高平原和横亘于高平原中的很显著的山脉。高平原海拔大多在1000米左右,其中也有较低的部分,如准噶尔盆地不少地域在250—500米之间。
三、青藏高寒区
(一)特点?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气温低,冻土广布,太阳辐射强,风力大;植被为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森林很少,土层薄弱;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以畜牧业为主。
(二)范围?
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地貌单元,涉及青海、西藏两省区的全部和四川西部、甘肃西南部、新疆南部和云南西北部
(三)简介?
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划之一,处于我国地形的第一阶梯。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有地球的第三级之称,本区高原地势作用超过了纬度的影响。它与同纬度的黄河、长江中下游景观差别极大,表现为中、低纬度内独特的大面积高寒环境。
百度百科-自然区
上一篇:莫旗天气预报历史_莫旗天气温度
下一篇:佛山空气环境_佛山空气污染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