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
临安天气预报_临安天气预报15天气
tamoadmin 2024-06-19 人已围观
简介1.古代没有天气预报,人们靠什么识别阴晴?潮人拜神,主要是到庙宇去拜。 但说来也怪,潮汕人到庙宇供香,一般不称拜神,而是称“拜老爷”。 潮人“拜老爷”和拜神是有区别的,只有到旧历年末酬神时才叫“拜神”、“谢神”。 究其渊源,还必须从古籍的说法谈起。 潮汕老百姓,自古以来信奉的神很多,村村都有神庙,尤其是平原较大的村庄和市镇,神庙就更多了。神庙中供奉的神偶,大多是木头雕刻,大的比人体还要大,漆上金彩
1.古代没有天气预报,人们靠什么识别阴晴?
潮人拜神,主要是到庙宇去拜。
但说来也怪,潮汕人到庙宇供香,一般不称拜神,而是称“拜老爷”。
潮人“拜老爷”和拜神是有区别的,只有到旧历年末酬神时才叫“拜神”、“谢神”。
究其渊源,还必须从古籍的说法谈起。
潮汕老百姓,自古以来信奉的神很多,村村都有神庙,尤其是平原较大的村庄和市镇,神庙就更多了。
神庙中供奉的神偶,大多是木头雕刻,大的比人体还要大,漆上金彩,小的只有一两尺甚至只有几寸高,脸手和衣着都是油漆的。
神庙,潮俗统称为“老爷宫”。
大的有厅殿天井,天井两边还有“龙虎”壁塑,檐角与庙脊还有各种图案塑刻或嵌瓷龙凤或鲤鱼、人物、戏出等等装饰。
小庙只有小屋宽,中有神龛供桌。
还有更小的只有一个模型式的小宫,里面置小型神偶,人在外面祈拜。
潮人信奉的神,有神话故事的神,有历史人物的神,有与外地共通的神,也有地方特有的神,普遍信奉的庙神有:玄天上帝、天后圣母(又称妈祖)、慈悲娘娘、注生娘娘、保生大帝、真君爷、七圣夫人、三义帝君(即刘备、关羽、张飞)、花公花妈、福德老爷(又称土地爷、土地伯公、后土之神)、三山国王 (又称王公、村里的地头神)、木坑圣王、风雨圣者、文昌爷、魁星爷、太子爷……潮州城还有显赫的安济圣王。
各行业也有各种神名,自设小神龛供奉。
解放后破除迷信,各庙神偶被焚毁,庙宇也作别用或拆除。
近十多年,一些旧庙作为文物保护,重新修建,成为当地景点.
潮汕民间祀奉的神明不下百种,惟以土地神最为普及。
村社不论大小,必有土地神庙;营造坟墓,墓侧必设“土地神位”小碑(或写“福神”二字)。
这种土地神乃起始于古代的田社神、社稷神。
在潮汕农村还祀奉“三山国王”,把它视作最大的福神。
清代郑昌时在《韩江闻见录·三山国王》中说:“三山国王,潮之福神也。”这是潮地特有的也是最为崇奉的地方保护神;民间俗称为“地头爷”。
每逢村里谁家死了人,子孙或家人必到地头庙去报告,叫作“报地头”。
土地神在城镇居民中也受到普遍祀奉。
在不显眼的墙旮旯处贴上一张红纸,写着“地主神位”就算是神牌位。
每逢旧历初一、十五或民俗大节日,必焚香供奉祭品。
所谓老爷,原指旧时的官吏。
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五日:“前明时缙绅惟九卿称老爷,词林称老爷,外任司道以上称老爷,余止称爷,乡称老爹而已。”清代四晶官以上称大人,五品以下称老爷。
旧时,豪绅亦称为老爷,仆称主亦为老爷。
潮汕的庙宇,俗称老爷宫,所供的“老爷”,其实都是一些历史上或传说中的有益于人民的官吏、名人。
这里说的老爷,实际上是一些在人民心目中有地位的人。
但由于历经千百年的民间崇拜和神化,以及历代统治者的喧染、利用,给祭拜老爷及其场所(老爷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很有必要对它进行考察和研究,揭开面纱,还其历史本来面目。
一、三山国王庙。
祀巾、明、独三座山神。
最早的三山国王庙是揭西县河婆镇的霖田祖庙。
此外,潮汕各县及我国台湾地区、东南亚各国均有三山国王庙。
二、土地庙。
俗称土地公庙,通称福德祠,祭土地神。
民间相传土地神是管理土地的神,即社神。
三、雨仙庙。
祀雨神。
相传宋代有一位神童孙道者,为民降雨除灾,被尊为雨神。
揭东、潮安、潮阳、饶平等县均有雨仙庙。
尤其是揭阳市揭东县玉洛镇的“风雨圣者庙”,因与南宋爱国诗人谢翱有关而更著名。
谢翱(1249-1295年),字皋羽,号唏发子,谥乐耕公。
他不仅是南宋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一位抗元的民族英雄。
同时,他也是揭阳市乃至粤东地区20余万谢姓居民的始祖。
谢翱原是福建省长溪人,其先祖谢邦彦是宋代著名词人,其父谢钥著有《春秋衍义》、《左氏辨证》传于世。
宋度宗咸淳二年(1266年),谢翱随父移居临安,时年17岁,已能诗善文,颇具声誉。
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六月,元世祖下诏攻宋。
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年)七月,文天祥开府于南剑州(州治在今福建省南平市),号召四方起兵护宋。
谢翱激于爱国义愤,倾家赀,赴国难,率乡勇投奔文天祥,并被任命为“谘事参军”,其时谢翱27岁。
景炎二年(1277年),谢翱随文天祥护送宋帝昺,乘船南下,进漳州,复梅县,攻潮阳。
那时,随军而来的谢翱妻子毋氏已怀身孕,不久便在潮阳后江船中产下一子,取名怀壶,字醉仙。
后在揭阳、海丰等地的战斗中,文天祥落入敌手,谢翱机智脱走,并潜回潮阳,寻得妻儿,隐居白土村,并暗中组织乡勇待机组织抗元。
谢翱为使潮汕一带乡民不忘宋国,激发抗元情绪,选择农历二月十六日--宋太祖诞辰日,举行“长春节”活动。
为使元兵不起疑心,便随口称纪念“风雨圣者”。
现在,揭东县玉滘镇大滘村“风雨圣者庙”,就是当年谢翱倡导的热爱故土、热爱家乡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的寄托和体现。
20世纪90年代,为纪念南宋爱国诗人谢翱,揭阳市谢翱研究工作小组决定,建“谢翱纪念堂”。
1995年11月7日,在揭阳市人民 *** 主持召开的揭阳市纪念南宋爱国诗人谢翱大会期间举行了奠基仪式,来自祖国大陆、香港、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乡亲600多人出席。
座落在揭阳市东山区黄岐山纪泽湖畔的谢翱纪念堂第一期工程于2001年4月8日落成揭幕。
四、天后宫。
祭天后圣母,系传说中的保护航海平安的女神--林默娘。
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生于福建省莆田湄洲湾的一个渔村。
其父林愿是福建望族之一,母王氏。
传说林默娘出生时屋顶祥云缭绕,生性聪慧,八岁读书,过目成诵。
长大后能晓天文,习水性,多次搭救遇难船只。
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在湄洲岛峰顶上“仙化升天”,终年 27岁。
此后,人们纷纷传说林默娘身披盛装,飞翔海上,救助海上遇难的人,遂被尊为海上女神。
天后圣母庙遍布祖国东南沿海、台湾、港澳等地。
潮汕各县市均设有天后宫,较著名的有:妈屿新老妈宫、樟林天后圣母宫等。
五、韩文公祠。
祭韩愈(?68~824年)。
韩愈,字退之,号昌黎,唐代文学家。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一月,因谏迎佛骨而被宪宗皇帝贬为潮州刺史。
他刺潮八月,兴学育才,政绩卓著,而被潮人尊称为“文公”。
潮人为了纪念他,把潮州的双旗山改称韩山,流经潮州全境的恶溪改称韩江,相传韩愈手植的橡木,人称韩木。
潮州有昌黎路,揭阳有韩祠路,还有纪念性建筑景韩亭、观韩楼、仰韩阁、昌黎坊等。
除此之外,潮汕现有韩祠二处,一是潮州韩文公祠,二是潮阳灵山寺西庑的韩祠。
台湾西势的内埔乡也设有韩文公柯。
六、晏侯庙。
祭齐国大夫晏婴。
该庙座落在澄海市莲下镇程洋岗村。
建于明万历丁未年(1607年)。
后历经多次修复。
现庙门是民国十四年(1925年)修建的。
门额由该村文士蔡乃秋手书。
尤为宝贵的是,该庙内有牌坊一座,为明万历年间建庙时建筑,拜堂上书“作中流之砥柱”,为同治三年遗迹。
程洋岗晏侯庙是潮汕目前所能见到的唯一一座,省内外也甚为少见。
汕头市蛇东的晏公庙是否也是祭晏婴,已无据可考。
七、凤岭宫。
该庙位于澄海市莲下镇程洋岗凤岭之上,祭南粤王赵佗,同时供药王孙思邈及东岳大帝(商纣时的武成王黄飞虎)。
澄海地方志称,凤岭宫占地约六亩。
现该宫只留下残迹。
祭南粤王的庙宇,潮汕也竟此一家。
八、圣王祠。
祭陈元光。
陈元光(675~711年),字廷炬,号龙湖,河南光州固始人。
自幼聪颖,13岁已博通经书,喜韬略兵法,文武全才,为唐高宗一代名将。
著有《吉光集》、《玉钤记》、《龙湖集》,现只有《龙湖集》传于世。
唐仪凤二年(677年),年仅21岁的陈元光以鹰扬将军代领父职,负责平定泉(州)、潮(州)的“蛮獠啸乱”。
经过大小百余战,俘获万计,岭表以平。
自那以后,潮泉 20多年无战乱,人物辐辏,文化渐开,帆船如云,鱼盐成阜。
唐垂拱二年(686年)陈元光任漳州首任刺史,采取了一系列保境安民、发展经济、兴教选才的措施,为漳州的崛起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对潮州的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景云二年(?11年),陈元光在一次平定蛮寇在潮州作乱的战斗中牺牲,并被封为“豹韬卫镇大将军”,诏命立庙。
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又迫封为“开漳圣王”。
漳潮百姓为了纪念他,纷纷立庙建祠。
圣王庙主要集中漳、潮、台一带。
潮汕地区主要有饶平“圣王祠”、南澳“圣王庙”等。
九、宋帝庙。
祭宋末二皇帝。
宋帝庙位于陆丰县甲子镇,又名进食亭。
庙甚为简陋,有帷幔蒙帝像于中。
民间传说求福消灾甚灵。
相传宋帝昺逃至潮汕乘船进入陆丰前夕,已有范姓者夜梦犬吠之声,有贵人前来的先兆,故当宋臣护帝进入港口登岸进驻时,范、李、吴三姓争相进食,当得知来者竟是宋帝时,都跪请恩赐。
其时宋帝的处境,实金口难开。
范氏要山,李氏要海,吴氏要沙坝,帝均点头。
时至今日,当地还流传着“范山、李海、吴沙坝”的俗语。
十、大忠祠。
祭民族英雄文天祥(1236~1283年)。
南宋朝臣、大文学家、诗人。
祭文天祥的庙宇有潮阳东山大忠祠、海门莲花峰忠贤祠。
十一、陆公祠。
祭南宋丞相陆秀夫(1236~1279年)。
该庙宇有潮州韩山陆公柯、南澳县城城隍庙左侧的“陆、张二忠祠”。
十二、陈元帅庙。
祭陈吊眼。
陈系福建省漳州白叶乡人,汉族,畲族人民起义领袖。
饶平县新圩镇四百岭山南麓的长彬村前,有陈元帅庙。
澄海市莲下镇程洋岗村有陈吊王寨遗址和祭拜庙宇。
十三、龙尾爷庙。
祭虱母仙何野云。
何系元末明初人,扶陈友谅与朱元璋争雄。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陈友谅与朱元璋激战于鄱阳湖(今江西境内),在九江中箭身亡。
失败后,何野云心灰意冷,从江西徒步至潮阳县,经常为人看病、相风水、卜卦,在民间颇有影响。
死后,人民立庙纪念他。
潮汕祭何野云的庙宇达20余座,主要有:潮阳贵屿何仙陵、潮阳仙湖福天宫、揭西黄山王公庙、汕头岐山古庙等。
十四、三保公庙。
祭航海家郑和(1371~1435年)。
该庙位于南澳县深澳古城东门外。
郑和系明朝宦官,原名文和, *** ,小字三保,故称三保公。
十五、周王二公庙。
祭清广东巡抚王来任、两广总督周有德。
清康熙年间,清廷为断绝台湾郑经部队的粮草接济,曾强迫祖国东南沿海居民内迁,人民流离失所。
周、王二公为沿海居民展复回乡、光复民生做了不少工作,深受沿海人民拥戴。
惠来县沿海人民为了纪念周、王二公,修庙宇20余座。
其中,较有影响的是隆江镇龙溪河畔的巡抚总督庙。
十六、鹳巢古庙。
祭陈尧佐(963~1044年)。
陈系北宋宰相。
宋咸平二年(999年),以开封府推官转任潮州通判二年。
在潮期间,他修孔庙,建韩吏部祠,率州民之秀者就学。
时鳄鱼肆虐,张氏子为所吃,尧佐命吏往捕,以百夫曳之出,烹诸市,作《戮鳄鱼文》。
潮人为了纪念有功于民的陈尧佐,特修庙纪念。
现存纪念庙宇有鹳巢古庙,规模较大。
十七、马安庙。
祭明揭阳县令冯元飚的都头马安。
马安因缉拿强盗,因公殉职。
冯县令在其殉职的揭阳县马鞍山上建庙祭拜。
十八、将军庙。
祭一未知名将军。
鸥汀寨内的将军庙祭的是唐二晶将军,也不知其真实姓名。
据传,古时该将军在现汕头埠一带沿海剿海寇而船沉身亡。
现汕头内充公等地可见将军庙多座。
十九、关帝庙。
祭关羽(?~219年)。
关羽,字云长,三国时蜀汉大将,以忠、义、勇、信而著称。
潮汕的关帝庙遍布各地,又有武庙、武帝庙等名称。
现在一般的生意人及商铺都祭关公。
二十、孔庙。
祭孔夫子。
孔庙又名文庙、学宫。
潮汕较著名的有揭阳学宫、潮州学宫、普宁孔庙等。
旧时,学童念书必拜孔子爷,学堂必设孔圣灵座。
二十一、城隍庙。
祭城隍公。
城隍被视为古代城镇保护神。
有县必有城,有城必有城隍庙,但潮汕九县十城隍。
旧时揭阳县除县城有城隍庙外,棉湖镇也有一城隍庙。
潮人视城隍老爷为护城神、保国爱民的好官的化身和阴间公正的判官。
潮汕的城隍庙,揭阳城隍为之最。
二十二、双忠庙。
祭张巡、许远二将军。
张、许二将军是唐至德二年(?57年)为平息安禄山之乱而战死的忠勇将军。
潮汕的双忠庙,又称祖庙、双忠行祠、双忠铜辊祠等。
二十三、真君庙。
祭晋朝名医吴猛、许逊和北宋名医吴骑。
吴猛,生于三国吴末,江西豫郡西安县人。
他自幼便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后云游求师,道法精深,医术高明,能起死回生,为民除害,深得人民爱戴。
许逊,是吴猛的弟子,生于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
相传,其母亲梦神鸟送下神珠,吞下怀孕而生下许逊。
逊未足月,已聪敏异常,过目成诵,无师自通。
后师吴猛,再师王朔、女仙谌母,取得列名上清的资格。
潮汕的这类庙宇也称炼丹古庙、灵济宫、感天大帝庙、英灵古庙、慈济古庙等。
二十四、玄天上帝庙。
祭玄天上帝。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并将它们分为四组,称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同为道教的护法神。
后来,玄武被说成是奉玉帝之命镇守北方的统帅,封为上帝。
潮汕各地称这类庙宇为玄帝古庙、真武官、北帝庙、元山古庙、玄真庙、永昌古庙、真武古庙、夏祉古庙。
二十五、伯爷公庙。
祭伯益公,也称伯爷公。
伯益系夏朝大禹帝时的大功臣,助大禹治水有功。
按潮汕人的说法,伯益公主持开山劈路,制服了老虎。
故有“伯公无点头,老虎唔敢食人”的说法。
潮汕各地,伯公庙很多,如伯爷公庙、威灵古庙等均属。
另外,潮汕还有专门祭大禹的水仙庙。
但不知何故,潮汕的伯爷公庙比水仙庙多,祭伯益比祭大禹多。
这种特殊的社会、人文现象,值得研究。
二十六、东岳庙。
祭东岳山神。
东岳是泰LU主峰玉皇顶的封号,也被诏封为“东岳天齐仁圣帝”。
世人称,东岳大帝“掌管人间生死贵贱,主召人魂修短之阴曹冥府君。”潮汕东岳庙有潮阳,饶平二处。
二十七、宋太祖庙。
祭宋太祖赵匡胤。
该庙位于饶平县三饶镇河口乡后埔。
二十八、神农庙。
祭神农氏,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
潮汕的神农庙,也叫先农坛。
二十九、文昌祠。
也叫文昌阁。
祭主宰功名、禄位之神。
澄海神山、普宁县洪阳镇、惠来县城均有文昌祠、文昌阁。
三十、木坑圣王庙。
祭介子推。
春秋战国时期,介子推忠诚主子重耳,有“割股啖君”的传说。
潮汕地区的木坑古庙、金砂冢庙、南楼古庙、介公古庙等,均属这一类。
三十一、吕祖庙。
也叫仙师公庙。
祭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吕?同宾,本名琼,字伯玉,亦名绍先,出家后才改名岩,字洞宾。
俗语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吕洞宾成为 *** 世间、普渡众生的神仙的代称。
此外,潮汕还有同时祭吕洞宾、李铁拐二仙的龙砂古庙,祭李铁拐的仙爷庙等。
三十二、字祖圣庙。
祭字祖仓颉。
位于揭西县金和镇的蜈蚣岭。
三十三、南海圣王庙。
祭海神。
因潮汕临海,古代没有预报天气的设备,只有寄托于神仙,求海神保佑,属自然崇拜。
潮汕沿海的圣王庙、龙王庙等均属。
三十四、雷神庙。
祭雷神,属于对雷电自然天象的崇拜。
除此之外,还有天公庙等。
古代没有天气预报,人们靠什么识别阴晴?
最近的一场台风是摩羯,相信很多朋友都在网上有看到关于摩羯的新闻,很多城市都有影响,台风其实还是很恐怖的,那么本月在杭州玩会影响到吗?快来看看吧。
年8月杭州台风还可以去旅游吗
可以去的,台风目前只是经过了杭州,并不会在杭州停留很久。
台风穿过杭州,带来狂风暴雨!暴雨过后更要防范次生灾害!
1、台风穿过杭州,杭州市气象台解除台风蓝色预警!
今年第14号台风“摩羯”于昨天(12日23时35分登陆温岭,先后穿过临海、仙居、磐安,6时左右从诸暨进入我市富阳,穿经临安,今天08时台风中心位于安徽广德,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今天上午10时逐渐远离我市,杭州市气象台年8月13日10时20分解除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上一个台风经过杭州的是2012年的11号台风“海葵”
2、“摩羯”给杭州地区带来狂风暴雨
受“摩羯”影响,我市出现明显风雨影响,至今天10时,全市面雨量58毫米,其中:
主城区58毫米;富阳99毫米;
桐庐93毫米;萧山68毫米;
余杭63毫米;临安61毫米;
建德40毫米;淳安18毫米。
有75个站点降水大于100毫米,最大桐庐城南街道金联村177毫米。有4站出现10级以上大风,90个测站出现8级以上大风,最大龙门岭11级(28.8米/秒。
(颜色对应风力:**7级;橙色8级;红色9级;深红色10级
杭州主城区及各区、县(市均发布了台风蓝色预警信号。今天凌晨3时左右起建德东北部、桐庐等地出现短时强降雨,建德、桐庐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富阳、萧山发布暴雨**预警信号。
3、台风暴雨过后防范次生灾害更重要!!!
台风暴雨可谓是“风怒欲掀屋,雨来如决堤”。这次被台风暴雨“疼爱”地方,特别是桐庐、富阳、临安、余杭、萧山等地不少都是暑期旅游的热门地。崇山峻岭、奇石盘延,美不胜收。然而,暴雨过后,这些山石之路,可能成为夺命之门...
各位朋友们,暑期暴晒连暴雨,旅游危险要牢记。雨后山石易松动,安全知识护自己!
另外暴雨过后,有些旅游项目不适宜:
1、比如漂流、激流探险类旅游;因为暴雨过后小溪流水位暴涨,不适宜进行漂流类旅游活动,否则是“拿命在游玩”;
2、登山、徒步类旅游;暴雨过后山间小溪、江河水位暴涨特别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让人防不胜防!
4、未来一周天气预测
台风走了,暴雨下完了,大风也停了,今天中午以后太阳要露个脸!
今天吹东南风;太阳出来后要升温,体感略热;
明天(14日吹偏东风;明天多云,太阳较晒,午后会下点阵雨或雷雨,
明天最高34℃,湿度大,体感闷热!
后天(15日吹东北风,有阳光,也会有阵雨!
湿度大,体感闷热!
16-19日海上台风和热带云团会逐渐影响到杭州,给杭州降雨、降温!
吹偏北风,而且风力还不小,体感凉爽!
未来一周,高温少有,雨水较多!
周四以前,体感闷热为主!
周五起雨水增多!
副热带高压在杭州的北面,按道理杭州还要有不少高温,但是今年奇怪的台风特别多,后面又可能有台风来给杭州降温了。
台风“丽琵”和海上的一些热带云团16日开始会给杭州带来丰富的降雨!
另外提醒:未来三天,台风将会给华北地区带来强降雨,前往以上地区游玩的朋友注意安全!
市区天气预报
今天下午到夜里阴转多云;明天多云,午后到夜里阴有阵雨或雷雨;后天多云到阴有时有阵雨或雷雨。今天东南风4-5级阵风6级。明天白天最高气温34度,明天早晨最低气温26度,今天平均相对湿度80%。年8月13日10时
今日最低气温:25.5℃
天气趋势预报
14日(周二:多云转阵雨,26~34℃,东风2-3级;
15日(周三:多云转阵雨,26~33℃,东风2-3级;
16日(周四:阵雨,26~34℃,东北风3-4级;
17日(周五:阵雨,27~33℃,北风3-4级;
18日(周六:阵雨,27~32℃,北风2-3级;
19日(周日:阵雨,26~33℃,北风2-3级。
(杭州市气象台8月13日09时发布
古代的政府也提供气象服务哦,自从北宋都城开封废除街鼓制度以后,开封城逐渐出现一批“报晓人”,他们负责每天天明的报晓工作。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沿袭这种风俗,报晓人在每天报晓的同时,还报告天气情况。
根据南宋人吴自牧在《梦梁录》中的记载,每天清晨四更前后,当杭州城周边的寺观开始鸣钟之时,寺观中的行者头陀就会沿街报晓兼报告天气。若晴则说“天色晴明”,阴则说“天色阴晦”,雨则说“雨”。其报告的方式主要是寺观庵舍的行者头陀在划定好的区域内,沿街敲打铁板或木鱼,口头报告天气,为上朝的官员、宿卫的士兵以及市民服务。
由此可知,在南宋都城临安已经有了“日常化”的气象服务。报晓人每日所报天气是实况的可能性较大,但也不排除是当日的天气预报,其信息来源可能是位于临安城中的南宋皇家天象管理机构“太史局”。
根据《宋史》记载,太史局负责测验天文,考定历法,观测日月、星辰、风云、气候等事宜。南宋初年的诏令明确规定,太史局必须将每个月的天文、风云、气候等观测事实上报秘书省。由此可见,太史局的工作职责与天气气候观测密不可分。尤其在南宋,太史局已经把风、云、雷、露、霜等气象现象都列入天象观测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