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气候分布 气候分布
建筑色彩地域气候条件关系论文_建筑色彩设计案例
tamoadmin 2024-08-31 人已围观
简介1.居住建筑的地域性——以黄土高原为例2.浅谈中外建筑史论文3200字3.城市建筑色彩规划? ? 城市热岛的成因及控制论文导读:“城市热岛效应”也称“大气热污染现象”,是指城市市区气温高于郊区气温,高温城区处于低温郊区的包围之中,在用等温线表示的气温分布图上,形成内高外低的岛屿形式,故称为“城市热岛效应”。环保专家认为,“热岛效应”80%的
1.居住建筑的地域性——以黄土高原为例
2.浅谈中外建筑史论文3200字
3.城市建筑色彩规划?
? 城市热岛的成因及控制
论文导读:“城市热岛效应”也称“大气热污染现象”,是指城市市区气温高于郊区气温,高温城区处于低温郊区的包围之中,在用等温线表示的气温分布图上,形成内高外低的岛屿形式,故称为“城市热岛效应”。环保专家认为,“热岛效应”80%的因素归咎于绿地和湿地的减少,城市热量的排放因素只占20%,所以城市热岛效应的控制重点是绿地和湿地的建设。而卫星热红外遥感技术能有效、全面地探测到下垫面的温度特征,周期性、动态地监测城市热环境变化趋势,是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环境,成因,控制
一、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也称“大气热污染现象”,是指城市市区气温高于郊区气温,高温城区处于低温郊区的包围之中,在用等温线表示的气温分布图上,形成内高外低的岛屿形式,故称为“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出1?℃以上,夏季城市局部地区的气温有时甚至比郊区高出6?℃以上。在全球高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热岛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要素之一,对城市公共健康、空气质量、能源消耗等方面构成了严重威胁。
二、城市热岛效应成因分析
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城市化是形成热岛现象的主要原因。
1、下垫面的变化
城市微气候的形成与城市人工构筑的下垫面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城市与郊外的下垫面不同,形成各自的热环境和热平衡(图1、图2)。
图1 郊外的热平衡图2 城市内的热平衡
城市地表无机化,越来越多的地表被建筑物、混凝土和柏油所覆盖,绿地和水面的减少使蒸发作用减弱,大气得不到冷却;同时,这些人工构筑物热容量小,在相同太阳辐射条件下,比自然绿地、水面等升温快。
2、人工热源的影响
城市中大量的人为热排放也是产生热岛的重要原因。工厂生产、交通运输以及居民生活都需要燃烧各种燃料,每天都在负外排放大量的热量。
3、城市中的大气污染
城市中的机动车,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所产生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和粉尘待排放物,这些物质会吸收城市中人工构筑物的热辐射,产生温室效应,从而引起大气进一步温升。在城市热岛现象的影响下,城区气温比周围郊区的农村高,城市地区的热空气上升,并在高空向四周扩散,周围郊区的较冷空气流入城区,这样就形成城市特有的热岛环流。城郊工厂排出的污染物可随热岛环流由低空吹向城区,使城市污染物浓度升高,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4、城市建筑物密度和负荷
高密度的建筑物增加了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和太阳辐射反弹吸收,?城市中高层建筑物林立,影响风的自然流动,也是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之一。
5、城市能耗
城市大量的能耗增加了表面大气的温度,也使热岛效应增强。特别是夏季高温天气下的建筑空调负荷大大增强了热岛效应,反过来,城市热岛效应又增加了空调能耗,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城市建成率、几何形状、城市规模和城市地理位置也与热岛效应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三、城市热岛效应的控制
绿地和水面是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和改善城市微气候环境的最有效因素。环保专家认为,“热岛效应”80?%的因素归咎于绿地和湿地的减少,城市热量的排放因素只占20?%?,所以城市热岛效应的控制重点是绿地和湿地的建设。
1、大力推广城市立体绿化
植物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高,透过率低;植物可通过蒸腾作用带走大量热量,提高空气湿度;特别是树木通过遮挡阳光可以大量减少辐射热。植物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一般为10?%~20?%?,对红外线的反射率高达70?%以上。研究表明,当一个区域的绿化覆盖率达到30%,热岛强度明显减弱;绿化覆盖率大于50%,热岛缓解现象极其明显。植物因为进行光合作用,可以产生良好的环境效益,这对缓解全球温室效应,补救臭氧层空洞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城市绿化中应进行合理的乔灌草搭配,尤其是乡土树种的种植。应舍弃一味种植草坪和名贵树木的不合理做法。论文参考网。由于城市用地紧张,城市绿化中除了进行水平方向森林规划外,应向立体绿化方向发展。城市有大量的水泥或混凝土屋顶、墙体、立交和边坡,这些裸露表面为立体绿化提供了可能。发展立体绿化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方法。
建筑物的屋面是建筑与大气接触的重要界面。而城市中屋面的面积占去了整个城市面积的50?%?左右。增加屋顶绿地覆盖面积,不仅可以降低空调能耗,?而且还能调节室外气温.具有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生态效益显著。
2、保护自然湿地,努力构建人工湿地
水体热容量大,水分蒸发多,增温降温缓和,城市内水面的存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热岛现象。城市化导致大量的城市农田、水塘、湖泊、内河、沼泽等湿地减少或消失,不透水混凝土建筑、道路和广场,使大量的降水直接通过排水网流失。湿地的减少或消失,天然降水的白白流失,致使城市失去了通过蒸发带走城市热量,降低热岛效应的机会以及水通过促进林木生长,间接降低热岛效应的可能性。要在大力保护原有湿地的基础上(包括城郊湿地的保护),在城市进行人工湿地的构建,这是降低热岛效应的有效方法。此外,积极改善不透水下垫面层,利用透水性材料(透水砖等),有资料表明透水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可降低路面温度约5℃,所以,城区中透水性铺装与城市水体蒸发及绿化体系的蒸腾作用一样,对改善城市市区热环境及形成局地风都有明显作用。
3、构建合理的城市规划结构
注重城市建设的合理布局,在城市规划方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城市热岛效应与城市规模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学者认为城市扩展是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人口高密度区同时也是建筑物高密度区和能量高消耗区,不可避免地形成高气温区。据研究,?10万人口的城市热岛效应可达0.32℃,100万人口的城市热岛效应可达0.91℃。因此,必须对城市规模进行规划,将城市的人口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同时,要控制市区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和高度,选择通气流畅的地形进行城市建设,因地制宜,对城市的各个功能区进行合理布局,加大空气流动空间,尽量使主干道与夏季盛行风的方向一致。
4、降低设备能耗,合理规划城市能源
通过改进能源消耗设备构件,更新能源使用方法,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能源损耗。将城区分散的、低效率的小热源控制起来,大力推广集中供热,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尽可能考虑集中空调方式,?以减少建筑物HVAC?系统向空气的排热。可以通过改进建筑空调技术、积极探索和推广新能源利于技术(如地源热泵技术)、大力开展建筑节能,还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推动节能措施的落实。
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利用绿色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等。不仅节约能源,将一部分太阳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源,减少了辐射能中直接转换为热能的能量,即减少了太阳辐射对城市热岛现象的影响。5、发展“生态隔热”建筑表皮
建筑节能技术通常使用白色或浅色处理建筑表面的“反射隔热”、增大建筑围护结构的热阻的“热阻隔热”、用人工材料构造的遮阳设施遮挡太阳辐射的“遮阳隔热”等,都是将太阳辐射热直接转移到室外,在满足建筑室内热舒适与建筑节能的同时,却带来了城市热岛强度的增加。所以,目前我们应弱化热岛控制中推行反射饰面材料等常规手段,用绿色植被、水体介质等具有生态要素的复合体,将其置于建筑表面构成生态建筑表皮,将吸收的太阳辐射热经过物理、生化反应之后,通过蒸腾作用以水分蒸发方式散热。这样,就可以降低建筑表皮对周围环境的太阳辐射反射和热量转移,从根本上改善了建筑外部的热环境,减弱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6、规范城市交通系统
提倡公共交通,控制私人小汽车数量,逐步用清洁液化气取代石油作为城市公交车和出租车的主燃料。目前,国外已研制出以电力作为机动车动力的新技术,这将对城市热岛及城市气候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对城市大量交通进行有层次的划分,对车辆进行分流,促进城市大量集聚的热量、温室气体以及悬浮颗粒物分散,减少尘罩作用,降低热岛效应。
四、研究现状与建议
1.热岛效应的研究现状
多年来,众多学者对城市热岛现象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国内外不少学者根据观测资料分析指出了城市温度场及城市热岛强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城市热岛强度与某些因子的相关模式。论文参考网。不少学者对城市能量平衡中的一些物理过程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取得一些有益的成果。近几年来我国研究人员从城市的人口密度、绿地数量和分布、建成区面积、人为热、大气污染、地形等方面研究了城市热岛的范围、强度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也针对城市热场分布与土地利用、覆被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
常规的城市热岛研究以监测为主,根据监测结果分析影响城市温度场及城市热岛强度的因素。常规监测方法用线路观测和定点观测相结合,由于观测不可能同步进行,观测点位的密度不高,这种方法不能全面、同步地反映地面热辐射状况。而卫星热红外遥感技术能有效、全面地探测到下垫面的温度特征,周期性、动态地监测城市热环境变化趋势,是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手段。常用的热红外遥感技术有气象卫星NOAA?AVHRR、陆地卫星(Landsat)TM等。相比气象卫星NOAA?AVHRR?地面分辨率(1?km?×1?km),陆地卫星(Landsat)?TM6?具有120?m?×120?m?的地面分辨率,对于要求精确分析的区域,TM6?是较好的选择。此外,日本大学城市与建筑环境实验室开发的城市热岛模拟软件——AU?SSSM?TOOL?,?可对典型区域的热环境进行模拟,对城市的合理规划提供参考。论文参考网。
2.几点建议
首先,热岛效应的研究应从基础资料的调研、收集入手,实地监测城市不同地区热流方向及大小,对建筑气候小区进行划分。其次,在城市不同地区、不同建筑条件下,尤其是热岛现象显著地区建立监测站,进行测量,获得城市重点地区热岛现象的变化模式。这些实地监测数据对当地城市和建筑气候小区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和修订是非常重要的。最后,根据实测数值,可以建立当地建筑和城市环境的能量平衡模型,包括建立模拟当地的城市气候小区、城市下垫面层、人工排热与热岛效应之间的有机联系模型。
五、结语
21世纪环境和能源问题影响着城市形态和人们的社会生活,热岛效应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亟待解决。通过对热岛效应的研究,把握城市热效应分布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对促进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居住建筑的地域性——以黄土高原为例
城市色彩是城市个体形象的重要特征,对它的研究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城市色彩不是孤立存在的,对它的研究实质上是对城市色彩关系的研究。色彩在城市中展现的魅力是通过它的整体结构──城市色彩关系来体现的。
1基本色调与衍生色调
城市色彩关系结构上由城市衍生色调和城市基本色调两个层面构成。城市色彩关系是这两个层面自身和相互之间色彩或对比或调和的结果。
城市基本色调是城市发展至今其色彩关系中最能体现城市景观特质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色彩构成,是以色彩为媒介对城市意象最深刻与直接的表达。衍生色调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出现于城市基本色调之外,相对于基本色调在空间上是附属的。它是伴随一定时期的社会主动意识而出现的一种客观存在,对它的主观认同是其进入城市基本色调建构的唯一标准。衍生色调的出现滞后于基本色调,提示了后者的可能变化。衍生色调的出现不断催生着城市色彩关系的调整,随着衍生色调的影响力加强和获得市民心理认同,衍生色调逐步从先前仅仅参与城市色彩关系的角色中而进一步深入为城市色彩关系的深层结构──城市基本色调的一部分,引起基本色调的重构,使城市色彩关系进入新一轮的动态平衡。
2城市体验
城市色彩关系的感知很大一部分基于“人”在城市中的体验。城市体验是城市色彩关系调研的一个重要方法。城市色彩关系调研的目的是研究城市色彩关系的历史和现状问题,对城市性质、规模和人文环境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明确城市现状的色彩关系,认识城市的特征,从而提炼出城市的色彩图谱,为维护发展城市景观色彩特质提供现实依据,是进一步规划的基础。把城市色彩关系作为审美对象进行观照与反思,很自然地会借用美学的方法论,以“体验”为肇始的城市色彩关系调研是一个有效的方式。
吉田慎吾认为“在确定一个地区的特征色之前,对当地色彩进行深入调查是相当重要的。”“建筑不能过分关体的色彩使用,而是要和周边横向比较。”比较的方式就是对城市的不断体验。城市体验包括人—城体验和人—人体验两种。
人—城体验是对城市的阅读,以文献阅读和城市行走体验为主要方式,同时保持对自然的高度关注,毕竟地理向度是城市色彩关系产生的原初动力。
文献阅读是了解城市的基础文字资料,从他者的角度认识城市。本质上也是体验,一种以文字为媒介的间接性体验城市与色彩的关系。目的是对城市的地理及发展历史进行调查,藉以找出城市色彩的历史、文化脉络。在当下的“破坏性建设”的城市建设背景下,通过文献对城市文化的解读作为研究的参考尤其重要,使研究具有科学的基础。当然,城市现状也是市民建立城市意象的重要途径,这通过城市行走的现场体验来实现。文献阅读的另一重要文本是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文物古迹、地方民俗等城市保护范围和保护方式,对地方性色彩作初步了解,作出地域性色彩保护的初步判断。另外,从城市总体规划中了解城市的空间结构布局,如主要居住区分布、集中商业区安排和工业区的布置情况等等,不同的城市功能区对色彩有不同的心理诉求,这来自人对不同色彩的不同心理反应。 城市行走体验是从自我感受出发,这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审美立足于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角度、尽可能与先期获得的有关知识、观点、信念等保持审慎的距离,而应是以积极的“漫游者”(Flaneur)的身份,紧密结合有关知识、观点、信念等对城市进行一次深入“阅读”①。在DeCerteau的观念里,“行走”是人们体验都市空间最基本的方式,也是阅读城市文本最合适的形式。因此,体验是进行色彩调查的重要步骤,是进行色彩规划的前提和条件。20世纪现象学派学派创始人、德国哲学家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提出著名的“回到事物本身”(To the things themselves),就是对直接体验加以重视。同样,埃蒙德·培根(Edmund Bacon)提出了“同一运动系统”的概念,他指出,“在路上运动”是市民“城市经历”的基础。
行走体验首要的是调查区域四周的状况,考察地理学方面的要因:了解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是否具有特殊的自然地理特征。对自然的关注也来自对地理向度的考虑,通过集当地特有的土壤、砂石、植被和建材,找出城市色彩关系中的色彩家族群,以此切入对该地区的色彩结构的了解。 “四季色彩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色彩属性”。同样,每个城市也有自己的“色彩属性”。它来源于城市景观环境的背景色彩现状,如特定的地貌、土壤、砂石、植被等实物色彩的搜集。
其次,行走体验中考虑城市中的建筑艺术、建筑技术与色彩的关联。主要是对各个建筑单体主色调的集。历史建筑、重要建筑、重要节点是城市基本色调的重要载体,是体验过程中的重点关注对象。另外城市中地方材料的应用也必须重点关注。吉田慎吾认为:“色彩专家通过考察区域内独特的建筑材料与色彩,选取那些区域本身固有的色彩,与适宜材料相结合,来传递出有创造力的优美环境”②。由于地方建筑材料的使用已从过去的客观必要上升为今天的人文主观需求,调查了解并在设计实践中合理适度地用当地的地方材料色谱,是在现代建设活动中保护和发扬城市传统人文景观,保护城市基本色调最为简单易行的方式之一。
再次是考虑生存在这个环境中的人与社会对色彩的认知和使用要素。诸如习俗、文化、传统、历史以及意识形态导致的色彩呈现的特色。城市色彩中的“景观特质”是这三者的综合体现。归结于一点,行走体验就是直接获取城市“景观特质”的行为。
在技术手段上,可运用数码相机等摄录设备对城市体验进行记录,作为后期色彩描述和图谱分析的基础。通过照相机对现场环境色彩拍摄搜集,有助于获得超过人体尺度的更大范围城市色彩进行同时比对。城市行走是使体验获得初步感性认识,与文献中的城市描述相对应,两者实现的重叠展现城市基本色调的初步轮廓。
体验还包括人—人的体验,是对市民色彩心理的感知。可以用社会学的方法,对市民进行访谈和问卷,内容包括城市建筑色彩、景观色彩特质、生活态色彩意象等等。如制作“城市色彩印象调查表”,在城市本地居民和旅游者中广为印发,设置“您对所生活的城市色彩有何印象?”等项,获得城市色彩的他者印象。
总之,以人—城、人—人为特征的“城市体验”是进行城市色彩关系调研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它所呈现的客观与主观城市色谱是进行城市色彩关系规划与控制的重要基础。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s://bid.lcyff/#/?source=bdzd
浅谈中外建筑史论文3200字
建筑的产生和演变是在自然和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球历史的发展,有了自然的地域性,接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也有了文化的地域性。因此,地域性是建筑的客观规律,是灵魂的所在。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不同地域的人们,从自己的生活起居、风俗习惯、审美情趣,营造了许多各式各样适合当地条件的居住建筑,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近来在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下,居住建筑的“趋同现象”十分普遍,大城市的克隆海外、小城市的克隆大城市、内地的克隆沿海、村镇的克隆小城市,再无特色可言,这是可悲的,我们应该正本清源,加强建筑地域性的研究,把传统的建筑经验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使居住建筑能全面体现当地的物质、精神、经济、艺术和科技的综合成果,为广大人民的康居服务,以下以黄土高原为例加以研讨。
一、建筑的自然基础
自然是建筑的基础,我们应该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走人—建筑—自然相和谐的康庄大道。
1)气候:黄土高原,冬季1月最冷,月平均温度-0.6~-10℃之间,夏季7月最热,月平均温度在16~27℃之间。年降水量在220~770mm 之间,降雨集中在夏季,冻结深度一般在0.2~1.35m之间。
2)地貌:黄土高原的地貌是三面环绕山脉,东有太行山、南有秦岭、西有祁连山,只有北面没有大山相隔。在这辽阔的地区内,又被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山脉所分割,构成了许多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山间黄土区,如陇西高原区、陕甘高原区、关中盆地区、太原盆地区、伊洛河盆地区等。在这些区内,都有各具特色的河谷、阶地、分水岭、高原、丘陵、冲沟、陡崖,以及次一级的沟、壑和塬、梁、峁等。城市都位于阶地上,村镇都坐落在高原和冲沟两侧的陡崖里。
3)岩土:黄土高原的特点是黄土有广泛分布。黄土有湿陷性黄土和非湿陷性黄土之分:湿陷性黄土主要是晚更新世马兰黄土和全新世的现代黄土;非湿陷性黄土主要是中更新世离石黄土和早更新世午城黄土。对地面建筑来说,由于湿陷性黄土大面积地出露地面,影响很大,是一种特殊地基土,是一种地质灾害。从20世纪50年代建设大西北开始,我们就研究编制了建筑规范,保证建设的顺利开展。对地下建筑来说,黄土是一种很好的洞室围岩,众多而悠久的黄土窑洞的存在就可说明,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设内地时,我们就结合建设的需要,利用了这种独特的黄土条件,进行工业黄土洞室建筑的试验研究,并编制了技术条例,满足了当时建设的需求。
4)地下水:黄土高原的地下水属于松散沉积的孔隙水,高原地区的地下水埋藏很深,一般在30~80m 不等。河谷地区的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很复杂,埋藏较浅,通常在20m 以下,一般由高阶地向低阶地而变浅。黄土高原地下水的埋藏条件与湿陷性黄土地基和黄土窑洞的存在有关,无地下水的黄土层,才有黄土窑洞和湿陷性黄土的可能,相反,有地下水的黄土层,既无黄土窑洞,也无湿陷性黄土。
5)动力地质:黄土高原的地质灾害的特点,在高原地区主要有黄土岩溶、冲沟、滑坡、崩塌等,河谷地区主要有山洪、泥流、洪水、砂井砂巷、古墓坑、人工土等。地震虽然主要分布在河谷断裂带上,但波及范围较广,常与滑坡群相联系,黄土窑洞的洞口,常受地震滑坡、崩塌的威胁。地面建筑受地震的威胁更大,因为地下建筑的抗震性比地面建筑强。
6)建筑材料:黄土高原的建筑材料主要有取之不尽的黄土,用黄土作土坯,作土拱,作夯土墙,在黄土层中挖黄土窑洞,用黄土烧成砖瓦。至于水泥、钢材、玻璃等材料,这些都是耗能高的工业产品了。
二、建筑的文化积淀
建筑是凝固的,又是有生命的,蕴含着浓厚的人文思想,是文化的载体,通过建筑的物质形态,如布局、结构、形式、风格、生态等,能反映出传统思想与现代精神相结合的地域文化、养生文化、审美文化,提升人的品位。
1.建筑布局
建筑布局主要受功能的制约,如临近水源、方便交通、争取日照、防寒防暑和利于生产和生活等。黄土高原的先民开始在河流阶地上聚落,如半坡村遗址,直到现在,人口都集中在阶地上的城市里,阶地是条形的平地,城市的布局也是条形的。农业生产有耕作半径的限制,农民因此迁到高原、丘陵各地去,大多数聚落在冲沟的陡崖处,挖黄土窑洞而居,俗有见村不见房之说,显示出建筑布局的特色。
2.建筑结构
1)黄土窑洞结构,黄土窑洞的拱顶一般为半圆式或椭圆式曲线,内部无衬砌或者有防护性衬砌,正面有门窗,窑体宽一般2.7~4.2m,进深一般大于8m,净高一般2.6~4.5m,洞室内火炕或灶台的烟囱都穿过顶土层通向室外,窑洞一般在黄土冲沟的陡崖上开挖,也有在平地从地面下挖一个大天井,再在天井向四壁上挖洞成为地下的四合院。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黄土窑洞的结构也有了进步,有的用砖、水泥衬砌起来,与工业黄土洞室相似,也有用砖把洞面砌上,使黄土窑洞更结实、安全和美观。
2)地面建筑结构,有如下几种:①土木结构,一般以简易的梁柱传递上部荷载,以土坯或土夯实墙围护,内部一般以土坯间隔。屋顶坡度大,且向天井的一面倾斜,以茅草覆盖防水。②砖木结构,以木构架传递上部荷重,砖墙围护,或以木柱与砖墙共同承担上部荷重,内部一般以砖和土坯间隔,屋面为坡屋顶,上面覆盖青瓦,这是传统富裕人家的结构形式。③砖混结构,随着建材生产的发展,砖混结构的建筑逐年增多,形式不断变化,有砖墙承重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砖墙横向承重,圆孔空心楼板和层面板结构等,这是近来新建房的结构形式。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结构,在城市中的高楼大厦,都是这两种结构建成的。结构形式的用,要考虑居住质量和建造成本,要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能作简单的优劣评价。
3.建筑形式和风格
1)黄土窑洞的平面布局与地面建筑相似,一般是三孔至五孔呈一条形和折形带院落的形式,差别是洞与洞间隔的支撑土体代替了房间与房间的横隔墙,这是开挖在冲沟崖上的一类,数量比较多。另一类是井式的窑院,在一块平坦的地方,从上而下挖个天井式的深坑,形成露天场院,然后在炕壁挖成正窑和左右侧窑,成一明两暗的形式,正面住人,两侧窑做储藏室或饲养家畜,四面都可挖窑,最终成为四合院窑。黄土窑洞的立面造型简单,洞体埋在黄土中,只能见到洞面的门和窗,外装饰面积小,人工造物少,这形成了特殊的居住景观,使人与自然有更多的交流与融合,呈现出独特和建筑风格。在深切的冲沟崖上,自上而下常有三四层,甚至更多层的窑洞,人工造物虽然同样少,但更丰富了这种独特的居住景观和建筑风格,真使人有回归自然之感。
2)地面建筑的平面布置,一般是三开间、五开间成条形、折形带院落的形式,也有三合院和四合院。立面造型的主要特点是屋脊在外墙边,坡向天井,俗称“房子一边盖”,是关中一怪,其他造型与华北地区相似。城市的居住建筑主要是“方盒子”的多层建筑,大多数是“趋同”的产物。
4.建筑生态
建筑生态是在建筑与自然之间保持整体协调的关系,以及循环、平衡物质能量的能动关系。黄土高原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劳动人民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上有着丰硕的成果,居住建筑是其中的一部分,有许多符合生态的要求,如:① 在利用气候方面,地面建筑的正房都坐北朝南,以争取南面的光照,防止北面的风沙,黄土窑洞也是一样,都开挖在冲沟的阳面,为争取日照防风沙。② 在利用地形方面,地面建筑随地表的变化而变化,黄土窑洞更是如此,随山就势,高低错落。③在利用土质方面,黄土窑洞最为典型,是很好的地下居住建筑,它节约能源,洞内冬暖夏凉,温度和湿度都较稳定,适宜人的居住或保存物资;它节约土地,不仅不占地,而且挖出来的土还可以造地;它节约材料,不仅只需少量的防护材料,而且取得了空间,另外还有防噪音、防辐射的优点,但更突出的优点是造价低、施工方便。黄土窑洞是祖先穴居一直沿用下来的建筑,现在看来是存在许多生态因素,只要利用现代科技去完善,增加现代文明的舒适度,它的生态优势会更加发扬光大。建筑生态是与建筑所在地域的自然、社会、文化、科技等综合条件密切相关的。只有融合了地点的综合条件,才能达到最优的建筑生态。
三、两点意见
1)加强建筑地域性研究,克服建筑“趋同现象”。建筑的地域性是客观存在的,是建立在区域科学的基础上的。我们应自觉运用这一规律为建设的现代化服务。1985年,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乡村局的任务,我们开展了村镇建筑综合自然区划的可行性研究。1988年完成了《中国村镇建筑综合自然区划》的研究报告,初步提出了将全国划分为8个大区,37个亚区的方案,黄土高原是8个大区之一,基本满足了建设行业在村镇建筑方面制定技术政策和宏观指导的需要,根据建设部“八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我们在西南的贵州省和华东的江苏省进行了省域的村镇建筑综合自然区划与建筑体系的试点研究。1994年和1995年先后完成了这两个省的研究报告,除供所在省参考使用外,同时还初步总结出《村镇建筑综合自然区划与建筑体系研究》(省域的理论和实践)这一成果,后来又在华北的河北省做试点工作,2001年完成研究报告。在我国的农业区划中,农村居民点的状况和特点,是农业区划的若干内容之一,也取得了很好的相应成果。在建筑界,各地民居的研究、生土建筑的研究和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的研究等,在反映和总结我国建筑在地域特点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在城乡建设的各个规划阶段,都要获得规划的基础资料,在整理和表现资料时,也要进行各式各样的区划工作。在建筑群和建筑物的勘察、设计、施工和使用时,也都要结合地方的特点,考虑建筑条件的异同,使其建设能更好地符合实际,达到经济合理、舒适和美观。这方面的工作经验是大量的,但至今尚未花力量去总结。总之,上述的研究工作和生产实践,都从不同范围、不同侧面揭示、丰富和深化了建筑地域性的内涵。目前,建筑的“趋同现象”主要在城市,尚少波及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现在及时研究建筑的地域性,可以提高人们对地方实际情况的认识,警惕、克服建筑的“趋同现缘”,更好地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和方法,这是十分必要的。
2)提倡绿色建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建筑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解决人类面临土地减少、能源危机、短缺、生态失衡等重大问题在建筑方面的努力。什么是绿色建筑,根据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专家的研究认为,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空间,同时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根据这些内容和要求,黄土高原的黄土窑洞是很符合这些要求的,不仅在使用中冬暖夏凉,节约能源,而且在建造中,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对环境的影响也很小,黄土窑洞是很有生命力的。我国城市化比例已到43%,已步入城市化起飞期,多数人口会迁移到城镇。因此,城镇的规划,选好点、选好建设用地非常重要,历史上的城镇都占了宝贵的可耕地,城镇要发展就不能再占良田,这就要向荒地、劣地进军,黄土地区的高阶地和丘陵是选择的对象。规划是战略问题,选择好则事半功倍。至于地面建筑的设计,也要追求合理的布置和结构,讲究功能和外观简洁,利用回收材料,不作豪华装饰,以达到节能、节地、节材、节水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李学曾.1959.黄土高原.北京:商务印书馆
翟礼生.1983.中国湿陷性黄土区域建筑工程地质概要.北京:科学出版社
翟礼生.2001.黄土地下建筑标准化的回顾与展望.科学中国人优秀论文选(2).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本文原载:《润物无声,张宗祜院士八十华诞庆贺文集》,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年5月,168~169 页)
城市建筑色彩规划?
世纪末的中国建筑史研究
论文摘要: 自70 年代末国门打开以来,战后西方已流行2O一3O年乃至晚近的10、2O年的各种哲学方法论和思潮流派蜂拥而人。
其中以二元分立的方法论模式首当其中,如结构主义的“表层结构一深层结构”模式,符号学的“能指——所指”模式,现象学的“科学客观的物理世界一纯粹意识的生活世界”模式,及其衍生的各种建筑历史与理论学说。
还有格式塔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新史学、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理论、甚至自然科学方法等等,不一而足,使入耳目一新,视野大开。
关键词: 中国建筑史 现状 对我们这些青年学者群来说,整个80年代可以说是一个方法论的年代,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亦不例外。
自70年代末国门打开以来,战后西方已流行2O一3O年乃至晚近的10、2O年的各种哲学方法论和思潮流派蜂拥而人。
其中以二元分立的方法论模式首当其中,如结构主义的“表层结构一深层结构”模式,符号学的“能指——所指”模式,现象学的“科学客观的物理世界一纯粹意识的生活世界”模式,及其衍生的各种建筑历史与理论学说。
还有格式塔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新史学、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理论、甚至自然科学方法等等,不一而足,使入耳目一新,视野大开。
在这些方法论的影响下,青年学术导向着眼于对建筑历史的宏观概括,抽象思辨,及大胆的诠释和推论,希冀启迪现实,预见未来,而不甘于传统的考据与实证式的“做学问”。
一批才华横溢,西学中用,推古论今的佳作就此涌现出来。
但是在正统的历史科学看来,正如任何历史理论研究一样,建筑史研究无论用什么方法,其目的都应是解决某种问题,引发某种思考,或提供某种借鉴。
而如果没有较深厚的实证基础和学术素养,各种有关建筑的“历史哲学”、“理论框架”、“模式”等终不过是昙花一现,多雷电而少雨露。
因为推论仓促,于史无补;思辩高寒,于世无缘。
这些看法对青年学子未免苛刻了些,也未必就能言中,但却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对建筑哲理的“论”偏多,尽管其中层次高下悬殊,而对建筑史的探究则少人问津,至于对建筑现实的评论更是少的可怜。
这里先撇开“论”,从“史”的一方面来说,应该承认,哲学方法论层次上对逻辑实证的批判与具体问题研究上对实证方法的否定从来不是一回事,建筑历史研究上的“先锋派”是很难担当的。
确实,10余年来以这些“新方法论”、“新角度”来研究中国建筑史的高水平成果并不多。
这是否说明,方法论本身虽自有其生命力,但建筑史研究上片面对待方法论的时代却应该结束了。
然而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真正危机还不在于此。
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为例即可说明。
首先,这方面研究的任何实质性进展,都倚重于扎实的实物及文献资料功底,有时甚至还会借助于音韵、训诂等旧国学考证方法。
但实际情况则往往是“大胆设”有余,“小心求证”不足,尤其对于不少青年学者来说,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在这方面显得薄弱。
其次,“全国一盘棋”的协作奉献式研究局面已难维持。
而造就信息共享的当代研究条件却为期尚远。
再加上社会乃至有关机构对建筑史研究的实用主义态度,以及经费来源的枯竭等。
使这门学问愈来愈显冷僻、萎缩,且后继乏人。
尽管如此,近些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方面依然成绩裴然,令人振奋。
如傅熹年先生对元、明清建筑型制、构图与象征的研究。
杨鸿勋先生对古代著名建筑的复原研究,潘谷西先生、郭湖生先生及其学术梯队分别进行的建筑文化和中外建筑关系系列研究,汪宁生先生对古代明堂的文化人类学分析,龙庆忠先生及其学术梯队的古建筑防灾系列研究,陆元鼎先生、黄汉民先生、路秉杰先生等各自对华南一些典型传统民居的调查研究、曹汛先生对古建命题的缜密考证,张良皋先生对华夏建筑亚文化圈的推论,萧默先生的敦煌建筑研究,王其亨先生等对风水内涵的发掘诠释,以及各地民居和古建筑的研究拓展等,当然还应特别提到汪坦先生主持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陈志华先生等所进行的乡土建筑调查研究等。
凡此种种,举不一一,都对中国建筑史的领域拓展和深化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
即将付梓的五卷集《中国建筑史》和《中国建筑艺术史》将全面反映近年来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水平和成果。
前景 建筑史研究的对象是历史上建筑所包含的思想和技巧(或曰意匠),其时空发展序列,其历史价值以及对后世、对现实以至对未来的影响。
太史公的“究天入之际、通古今之变”至今也依然是治建筑史的要旨。
当然还可以加上“辨中外之异同”等。
跨世纪的中国建筑史研究仍存在两大方面。
一是史的方面,以中国古代建筑史为例,近 l0余年来随着新的考古资料的不断增加,如大汉口原始社会建筑群遗址和广汉上古三星堆遗址的性质,郑州邙山早期城市遗址对版筑技术的上移。
歧山周原遗址对造砖技术的推前,始皇陵遗址对陵寝制度的佐证,唐九成宫建筑布局和型制的发现,以及各地民居的深入研究等,都为补充和部分改写中国古代建筑史提供了新的资料基础。
应该指出的是,未来的中国建筑史或应更多地渗入和吸收考古学、文化人类学、文化史、艺术史、科技史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方法和研究经验。
另一个方面的研究涉及建筑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面向社会,接触实践,是使建筑历史研究走出困境的契机。
如乡土建筑的研究,不仅是对民居资料的调查,也不仅是对人文景观的记录,而且应该是在乡村迅速的城市化中,对一些曾与自然生态相适应的中国传统聚居方式进行保护性改造的对策研究。
这一任务可能部分地要由中国建筑史研究来担当。
当然这些工作需要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乡村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准备。
再如文物建筑的保护及其技术研究,国外许多建筑院系都设有建筑保护专业 (preservation),笔者曾在科伦坡参加“国际纪念遗址理事会”(ICOMOS)第十届大会,亲眼看到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对其历史建筑具有很强的保护意识,保护措施中技术含量很高,研究相当深入。
这些研究主要由考古学家和建筑史专家来完成。
而且不仅是保护文物建筑本身,随着城乡改造的大规模开展,历史地段人文景观的保护性改造与开发利用课题亦会愈来愈多,是改造项目一揽子研究的组成部分。
因而想到我国的一流建筑院系亦应设置历史建筑保护专业,以便深入进行这方面研究,和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提供基地。
这一领域应引入电脑研究,建立历史建筑数据、图像库等,以配合维修、复原及保护性设计。
此外,还有对建筑文化和现实建筑创作关系的讨论,这也是未来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的一大领域。
一些建筑文化理论常用“三段式”,先释何为“文化”,再论何为“建筑文化”。
最后再谈及一点建筑。
其实建筑自古就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史留下烙印最集中、最深刻的东西。
建筑文化的讨论应从建筑本身谈开去,然后向其他相关文化领域延展与交织,并且形成关于社会、文化,与空间、建筑间相互关系的评论及批评氛围。
应该指出,建筑历史和建筑文化研究与现实创作脱节的最明显表征之一,就是近几年来北京高层建筑上泛滥的“小亭子”。
建筑学界由于对大半个世纪的传统与创新之争没有一个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总结与升华,缺乏城市空间及其历史理论的多元批评和价值判断;城市设计控制作用的滞后,对使传统建筑语言转译为现代建筑语言的迷茫,从而导致修辞手法上的平庸与退化;以及决策方面在城市景观历史意识与现代观念上的误解和误导,从而提出对古今生硬“嫁接”的强制性要求等。
都使现在的“高层十小亭子”形体中相当大的一部分,犹如旧“民族形式”概念的回光返照,但又远不及中国现代建筑史上几次复古思潮及其作品来的明亮。
这显然也涉及今后一个重要的历史理论研究课题——城市景观脉络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是一个“古都风貌”如何保留的问题。
中国建筑史研究如能从一个角度对此有所贡献将是颇有现实意义的。
跨世纪的中国建筑史研究需要顾后而瞻前,领会整体而又深谙一隅,在总结古今建筑意匠的同时,并对形成新的城乡景观脉络关系进行探索。
笔者认为,这是未来中国建筑史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论文天下
1影响城市建筑色彩的因素
(1)功能因素。城市色彩按照功能可以分成文化建筑色彩、工业建筑色彩、居住建筑色彩、景观建筑色彩与公共建筑色彩等,依据建筑的各类功能特征,需要进行不同的色彩选择。然而通常来说,建筑色彩都应符合体现建筑特征和满足建筑使用需求两个标准。如在景观建筑规划设计中,需要根据其所处的方位环境,选用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且容易辨识的色彩;在工业建筑中则应当以淡色或暗色调为主要基调,并选择部分鲜艳色进行点缀,以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与宜人性;而对于居住建筑则通常选用稳重或宽松的色彩[1]。
(2)自然因素。其涵盖了地质特点、温度、湿度、风力与日照等因素。自然因素对于建筑色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建筑材料方面,如在原始时期,人们通常就地取材进行建筑规划,所以建筑色彩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一致,或建筑色彩会模仿植物及动物色彩;在风沙较多的地区,由于建筑色彩会经常遭受腐蚀侵害,所以通常选用土黄等暖色调以提高建筑色彩的使用寿命,避免色彩受到严重污染;在雾霾及湿度较高的地区,则通常选用深色调建筑色彩以提高恶劣天气条件下建筑的辨识度;第二,自然环境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如在夏季周期过长的地区,通常选用白色等淡色彩进行建筑色彩设计,而在冬季周期过长的地区,通常选用暖色调进行建筑色彩设计。
(3)技术条件因素。色彩的使用直接受到科技水平的影响,而建筑设计中也通常包含着水道工程学、结构学、光学、电气工程学、声学、材料学等技术领域。在选择建筑色彩时,应注意分析建筑附属设施及建筑材料的色彩范围。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完善,铝塑复合板材料、木材、金属材料、压型钢板等色彩材料被大量应用,建筑外立面的色彩也更加体现色彩的真实性、反映设计者的色彩理念。因为各类材料本身表现出不同的膨胀率、密度、酸碱度、软硬度及孔隙率等,所以使用不同而材料可以表现多样的色彩及质感,体现现代城市建筑色彩的丰富效果,拓展了光影造型运用材料与建筑色彩结合的应用范围[2]。
(4)历史文化因素。其主要是指文化、时代、宗教、地域等因素。在多样的人文历史文化环境下,色彩通常包含着不同的象征意义,所以则专用建筑中通常用固定的色彩。如欧洲宗教建筑中通常用蓝、红、紫三种基调色进行光影效果设计,并使用彩色玻璃镶嵌以突出宗教氛围的神秘;而在我国唐代,色彩的使用则相对更加体现富丽与华贵,建筑中内部环境多用紫、黄赫、红等色彩进行装饰,而建筑木结构的外表则通常使用赭赤色,以与粉黛墙体相协调;而在宋代则注重用朱金色彩进行装饰,并将青绿彩画嵌入到建筑内部,以突出建筑的红墙、黄瓦装饰效果。
2城市建筑色彩规划设计的科学方法
2.1建筑色彩设计的要求(1)注意色彩的可塑性与易变性。色彩会在环境与时间的推移中发生不同的变化,不相协调的色彩会在与大自然的重新配合中逐渐转变为与新环境相协调的色彩。如在部分南方地区建筑色彩多用白色调以与其气候条件相融合,体现南方的清雅与秀丽;而在北方地区阳光充足且山水雄壮,建筑色彩则突出鲜艳与明快。
(2)提高色彩设计的系统性。建筑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应形成整体的工作模型,且重点分析其符合特征。在色彩规划设计时可用Photoshop等绘图软件对模型进行调整、编辑、剪裁,并取与蒙赛尔颜色设定参数相一致的模式进行处理。
(3)考虑色彩设计的地域性。整理有关城市的建筑状况、植被、历史发展、文化风俗、气候、发展规划等基本资料,以此作为建筑色彩设计的重要依据。
2.2建筑色彩设计方法与环节建筑色彩设计通常由选色与构图两阶段构成,色彩效果的体现可利用模型制作与绘图等方法来完成,具体实施步骤为:
(1)实地勘察。要用专业设备对建筑周围环境色彩进行收集分析,如整理收集树叶、泥块、山景、石块、植被等实物色彩;对于已存在的建筑,要对其建筑色彩进行全面整理收集,并现场测量基地面积、绘制模型,对照分析现场整理色标与实拍,检查色标与实物色彩间是否存在误差,然后根据建筑材料特性,综合分析色彩面积的比值及市民意象,据此制定设计规划。
(2)整理数据。按照测定对象的色彩散布状况做好对象色彩分析,确定有彩色系、无彩色系、冷色系与暖色系的区域范围,并标识点缀色与基调色。
3结束语
建筑色彩规划设计质量将直接影响城市建筑的整体舒适性与协调性,因此,相关设计与技术人员应加强有关城市建筑色彩规划设计的研究,总结建筑色彩设计影响因素及设计要点,以逐步改善建筑色彩设计水平及质量。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s://bid.lcyff/#/?source=bdzd